日前看了一篇報道,指一名便利店老闆,除要親自在便利店打工外,更要多找一份工作,一天工作十八小時,一家三口還要逼在劏房,簡直是慘無人道,這篇寫實的報道,正好說明了現今的香港社會,是何等的荒謬。 據報道說,這位便利店老闆為了一圓老闆夢,追求更穩定的生活,在數年前把房子賣掉,把辛苦得來的積蓄,開了一間便利店,可惜這些年被總公司不斷剝削,每個月的利潤僅數千元,比打工還辛苦,更要承受極大的生意風險。 我相信這不是單一的例子,很多做生意的朋友,都告訴我現在營商是多麼的困難,賺來也不夠交租,當租金成為了一盤生意的最大成本後,這盤生意實在很難再講求質素,受害的不但是老闆,也是大眾。 這幾年我們生活的香港變化很大,很多的特色小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名牌店、藥房、電器鋪或化妝鋪,營商環境的轉變,令這市場趨向單一化,容不下一些小本經營的小商店,完全窒息了小商家的發展空間。 打工仔的夢想是甚麼?當然是一天唔使做,又或者自己做起老闆來,但原來所謂的夢想,揭穿了只是一層包上糖衣的噩夢,辛辛苦苦努力賺來的,根本不夠炒炒賣賣賺得痛快,那這麼辛苦工作是為了甚麼?這扭曲的價值觀若再維持下去,隨時會影響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