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球賽時在想,那些老是坐在冷板凳的球員,究竟有甚麼感受?他們每場比賽都做足熱身,靜候著機會,期待得到教練的召喚。當機會來臨了,又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好好表現自己,希望教練收貨之餘,下次可繼續被委以重任,甚至有朝一日成為正選。 作為後備,真的缺少一點心理質素也不可。一方面要集中精神,準備隨時入局,另一方面也要有心理準備,即使如何渴望比賽,最終仍可能得不到教練的信任,空有好身手而無用武之地。 一次半次,你可能還願意替別人做啦啦隊,又或者為隊友遞毛巾,但當你周而復始,不斷重複這樣的工作,眼巴巴看著隊友汗流浹背,無論輸波時的落寞,贏波時的喜悅,你也幫不上甚麼忙,只能置身事外,你便體會到甚麼叫無力感。 沒有人天生愛做代替品,但後備其實也有很大的貢獻,一支球隊有不同的崗位,有領隊教練,有正選也有後備,就像一個人的不同器官,有些看似較為重要,其實卻缺一不可,那些默默耕耘的無名英雄,即使得不到鎂光燈的注視,但付出的同樣多,一樣值得人尊敬。 打波可當後備,情人卻千萬別當,因為你可能一生一世,也沒有當正選的機會,也沒有人會欣賞你的貢獻,到頭來只是蹉跎歲月,換來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