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個在國際學校工作的友人分享,有家長每個星期都發一次電郵到學校,以表達子女十分渴望入讀該學校,在電郵中更多次提及自己的做法是希望學校感受到她的真誠。家長重複而長時間的堅持能夠打動校方給予面試機會嗎?我曾經在國際學校升學成功率居高的駿橋教育參加講座,他們並不建議家長有類似的過份行為。 為甚麼家長眼中的真誠舉動會變成過份行為?對於家長而言,堅持不懈的發送電郵能夠舒緩自己內心的著急,產生增加「曝光率」的錯覺。然而,家長不斷重複地與學校聯繫,雖然是單方面地發送,但也為校方造成滋擾,不但對子女無利,而且有機會被人拒之門外。 家長如果出於擔心校方錯過了自己的申請,可以在遞交申請表一個星期後才諮詢校方是否收到申請,千萬不要重複遞交申請,重複的申請有機會被視作無效。如果家長隔一個星期仍得不到電郵回覆,再嘗試以電話或者其他途徑與校方聯繫。在校方有回應的情況下重複內容及催促校方是不可取的。 家長需要留意,學校會長期留著申請者的過往紀錄,負面的表現會影響日後的入學機會,家長不要對自己和子女的行為掉以輕心。家長心急的同時也要學會耐心等待,學校處理招生程序需時,過份行為無補於事。如果家長不清楚國際學校的招生程序,或者缺乏申請技巧,不妨到專業的國際學校升學中介尋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