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約了貢覺師傅早上8點半在酒店的小餐廳吃早餐. 早餐是稀飯, 包子, 雞蛋和酸菜. 這是二人份量 師傅們通常都是自己聚在一起, 和旅客分枱吃飯. 吃過早餐, 酒店的老闆娘帶我們去公安局辦理前往珠峰大本營前的"備案"手續. 據師傅說, 酒店的老闆和老闆娘在當地有些"勢力", 所以辦手續會方便點. 既然他這樣說, 我就相信吧. 車停在公安局外約10分鐘, 我們就是車上等候. 備案手續辦妥了. 其實手續應該就只是出示身份證明, 並在邊防證上蓋個印吧, 不用收費的 從日喀則乘車往珠峰大本營需10小時. 沿途都沒有其他景點參觀. 師傅說, 想開車開得太快也不能, 因為前往大本營的公路都是"限速"的. 司機到達一個檢查站時, 需領取這張限速登記卡. 若在指定時間前到達下一個檢查站, 司機會被罰款的. 不過, 我從不要求師傳開得太快, 因為安全第一. 也不要打算把車開得很快, 在到達下一個檢查站前才故意減速, 因為師傅說沿途都有交警乘普通的車測車速 沿途都是青稞田. 當時已過中秋, 農民都已把青稞收割了. 現在, 他們就是在曬青稞. 約一小時後, 師傅說"超 (速) 了一點點", 所以我們在快到下一個檢查站前停車休息. 剛好, 正有藏民在田裡收割青稞, 師傅特意叫我們下田去看看. 這就是一棵青稞, 果實就在底部 這就是青稞裡面的"果實" 藏民正在收割青稞. 收割後, 他們會把青稞放在田上曬乾, 需時約一個月. 然後, 藏民就會把殼從"果實"分離, 再將"果實"磨成粉. 可以造藏巴等. 剛收割的青稞 藏民一邊收割青稞, 一邊唱歌. 師傳說, 這樣農民就可以更快樂, 更起勁地工作.唱著歌收割青稞就好像不會累一樣. 除此之外, 蓋房子, 弄泥巴, 幹不同的活, 也唱會不同的歌. 蓋房子時唱的歌就是祈求蓋好的房子不會被風吹下來所破壞, 希望住在房子裡的人能幸福吉祥. 師傳說, 種青稞最怕就是暴曬和落雹. 另外, 種青稞, 田一定要夠大, 青稞才能生長得好. 青稞田對面馬路有種小麥的地方 小麥 這塊石寫著5000km, 意思是沿著這條高速公路從上海來這兒, 車子已走了5000公里 坐了車不知多久, 我們到達措拉山. 我們下車休息一下 收集太陽能的設備. 拉薩以至西藏很多地方, 日照時間都很長, 這樣就可以善用能源. 在乘車途中, 我們經常看見用太陽能或風能為電訊發射站提供電力. 上山時看到的藏文經文 到達山頂 從山頂往下望我們停車的地方 經常看到的堆石 這個堆石較特別, 因為綁著一條哈達. 這塊石附近一個人都沒有, 應該沒有人突然衝出來向我們收錢吧? 點擊圖片放大 一隻白色毛的牛牛, 很可愛. 突然很羨慕這牛牛每天都可以靜靜地在這兒欣賞美麗的風景. 一個限速檢查站. 師傳領過限速紙後正返回越野車. 乘客只需留在車內. 通常, 檢查站外的公安會向乘客索閱身份證明文件. 不過, 有幾次公安知道我們是香港人後, 就說證件不用查了. 這時已到達海拔5000米以上了, 這裡的植物多是橙色的, 而不是4000多米時常見的綠色. 是不同高度適合不同植物生長嗎? 海拔5005米 因為氣壓改變的, 方便麵變得"脤卜卜" 下午兩點, 終於到達吃午飯的地方. 師傅說, 因為這餐廳有出售珠峰大本營的門票, 所以我們在這餐廳用餐. 否則要多走10公里的路才能買票. 雖然乘越野車走10公里不是太遠, 但這餐廳就在公路旁. 既然可以節省時間, 不用走冤枉路, 我們就在這兒用餐 收費公廁. 用廁後, 請自覺將錢投入相片中間藍色牌下的筒內. 肉片茄子 蒸水蛋, 蛋蒸得很滑, 但價值RMB 46. 其實, 在西藏郊區吃飯比拉薩城區貴很多!!! 樽裝氧氣. 左邊那瓶是二窩頭, 那位英雄夠膽在高原地方飲烈酒? 吃飯後付款離開餐廳. 上車後才發覺餐廳好像多收了我三十多元!!!! 進入珠峰大本營, 遊客除要購買門票外, 更要購買景點車輛門票, 一輛小型車收費rmb 400 景點門票, rmb 180 / 人 不記得越野車走了多久, 到達了一個檢查站. 外地旅客 (包括香港人) 需在這兒出示已有"備案"蓋印的邊防證才可過關. 他就是貢覺師傅 珠穆朗瑪峰國家公園北大門入口的牌樓 雖然距離大本營只有102公里, 但由於限速及所有的路都是土路, 所以車速不能太快. 大約5小時後, 我們才到達大本營 (約晚上6點45分) 以後5個小時的車程都是走這些土路. 每當有車迎面而來,土路 就會變得塵土飛揚, 我們必須立刻關窗 經過無數過"S"形的彎 很佩服這些英雄騎單車挑戰西藏高原. 約一個多小時, 我們到達了山頂的一個觀景台. 觀景台對五色經幡的簡介 藍天, 白雲與雪山. 這是多麼的壯觀!!! 我們開始下山了. 不過, 我們還要多走幾個山頭才到大本營. 這兒有些植物是紅色的 我們乘坐的豐田越野車. 我們休息時, 就把車停在一邊. 在路途中見到這種叫黃/皇鹿的動物. 是黃還是皇? 師傅叫牠們 Huang Lu, 所以我也不知道, . 師傳說, 牠們通常在阿里出現, 在這兒出現比較少. 牠們逃走了 終止到達珠峰橋 --- 我們離珠峰大本營不遠了. 即將到達珠峰大本營. 這座白色的雪山就是珠峰了!!! 我們期待了十小時, 期待了多個月, 終可一睹珠峰的真面目了 --- 這是多麼的壯觀 師傅在中午已為我們訂了今晚在大本營的宿位. 大本營上全都是這些"帳棚". 師傳先將車泊在我們的帳棚外 --- 8號的成都賓館 "賓館"內沒有房間的. 帳棚是四方形的, 三邊牆的牆邊放置了床.有"單人床位" (有白色布那張) 及 "雙人床位" (我們放了黑色背包那張). 師傳說, 我們比其他"宿友"早到達, 所以叫我們先挑自己喜歡的床位, 並將行李放上去, 來"佔領"床位. 師傳真的細心 突然很大霧, 並把珠峰遮蓋了, 所以我們在大本營範圍內走走. 大本營就在這塊大平地上. 帳棚就在大本營的四周, 中間是泊車用的. 實在太冷了, 所以要全副武裝--- 緊身的保暖衣, 衛衣, goetex大衣, 冷帽和手套!!! 大霧把珠峰遮蓋了 珠峰大本營上的郵局. 我想, 它應該是中國海拔最高的郵局了. 本想在珠峰大本營寄明信片給香港的朋友. 但現在才發現這兒沒有售賣明信卡. 所以, 大家若想在中國最高海拔的郵局寄明信片, 記得要預先買好明信片 (只怪自己唔做好情報搜集). 在我們排隊打算買明信片時, 前面的大陸旅客想寄明信片. 但之後隱約聽到這些旅客很動氣地說, "寄一張明信片要一百塊?! 這是甚麼服務態度?! " 希望我沒有聽錯. 若有人在這兒寄過明信片, 請告訴我收費多少 不小心被公安發現我們正在拍他們的帳棚. 其實沒有拍到公安, 但他們立即喝止我們 由於大霧令我們看不到珠峰. 這時, 我有一點頭重重的感覺, 所以我們先到帳棚內休息一下. 先來一大瓶熱熱的藏式甜茶 "賓館"的主人告訴我們, 霧已散. 於是, 我們趕緊去欣賞神聖的珠峰. 這時其實已是晚上7點半了 旅客們用各自的攝影工具拍照, 有的用長炮, 有的用平版電腦. 而我只用一部傻瓜機 晚上8點後, 天終於黑了. 我點了一個蛋加麵 燒這些炭來取暖 帳棚主人會將炭放入這個圓形爐來生暖 有熱水供應, 所以記緊要帶一個不锈鋼保溫瓶裝水 左邊的是我們僱用的司機 --- 貢覺師傅. 多得他的照顧, 我們才有這個圓滿而安全的旅程. 回港後, 在網上發現兩年前有人對他有很負面的批評. 可能是回來後才看到這些負面批評, 我在旅程中沒有對他沒有先入為主的想法. 在這次旅程中, 我覺得師傅很關心我們有沒有高山反應, 在餐廳時會叫我們珍惜食物不要多點, 又會叫我們在酒店要把自己的錢要放好, 乘車時又會用心介紹沿途見到的風光. 我覺得他是對旅客非常熱心的. 可能網上投訴的是另一個貢覺. 因為同名都人可能大有人在. 就算被投訴的真是他, 我覺得他應該已改過, 可以多給他一次機會. 小企鵝點的"齋麵" 這時候, "宿友"終於到達了. 他們都是大陸人. 其中一位高大的男生有較嚴重的高山反應 --- 沒精打采, 頭很痛, 沒胃口, 閉目養神但睡不著. 這是差電機, 據說是日頭收集太陽能來提供電力的. 吃過飯後, 我和小企鵝在帳棚內休息一會. 我們到帳棚外觀星, 並吃方便麵, 打算浪漫一下. 不過外面實在太冷, 冷得我騰騰震...... 在帳棚內偷了些熱水來沖杯麵.... 吃過杯麵, 我們立即回帳棚, 因為實在太冷了. 在珠峰大本營賞星星的想法實在好天真好傻. 不過珠峰大本營上看到的星星真的數之不盡, 我從未見過這種繁星就在我頭上的情景. 整理一下行李, 我們準備去睡覺. 這幾天, 我仍不時流鼻血. 帳棚內燒炭令空氣挺污濁. 受傷了的鼻腔不斷被刺激, 不知輾轉外側了多久才不知不覺地入睡了. (本文若有不足之處, 敬希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