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半起床, 乘57路公交車從酒店 (武侯祠附近) 往成都火車站 在火車站旁的快餐店吃早餐.餐廳內提示不要向陌生人買手提電話.本來覺得這提示很奇怪,食店和買賣手機根本就是兩回事.後來有一個婆婆進入快餐店, 並偷偷摸摸向餐廳內的食客兜售電話,最終也明白了. 酸辣麵 牛肉麵 動車組進站口, 所有乘客都要出示身份證明文件,並需掃瞄存進電腦 侯車大堂 我們乘早上8時33分從成都向青城山的動車, 於都江堰站下車, 車程約40分鐘 成都火車站的月台.最討厭就是座位被分配到第1或第8車, 因為月台的扶手電梯在列車中間, 被分配到第1或第8車就代表要從月台中間走到最末端. 今次是第8車!!! 約40分鐘後, 到達都江堰. 一個還未完工的火車站 於都江堰火車站外的公交車總站乘車(這個總站只是兩, 三條公交路線, 很易找), 另一端的總站就是都江堰景區 戰國中後期, 蜀國納入秦國的版圖. 秦昭王時, 李冰出任蜀郡守.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公元前256年), 李冰率眾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歷時八年.都江堰根治了岷江的水患和旱災, 把旱澇嚴重的成都平原變成天府之國,時無荒年.李冰的水利工程可說是改變了成都平原的經濟面貌.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的偉大創舉,因該工程是是無壩引水 --- 利用山河出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乘勢利導,無壩引水, 直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 它是世界僅存的無壩引水工程, 雖有二千二百多年歷史, 但至今仍灌溉66.87萬公頃良田. 門票rmb 90 進入景區不久, 就看見這個噴泉. 雖然使用的物料都是木頭和石頭這些簡單的東西,但配搭得很美 千年鳥木 索橋 景區內有收費的觀光車,但我認為景區不是很大, 徒步遊覽也沒問題 江水洶湧的外江 沿著外江旁的人行道往水壩及魚嘴 遠距離看到都江堰的水壩 都江堰水壩 外江旁的人行路, 沿途有些粉紅色植物, 景色美麗 都江堰水壩 左邊兩個水閘和右邊的一個水閘關上 江水洶湧的外江 通往玉女峰觀景點,但這條索橋當時正進行維修. 洶湧的江水和木橋, 我想,如果能走在這條橋上, 應該很刺激, 魚嘴. 魚嘴分水堤形如彎月, 前端扁平入水,形如魚的嘴巴,因而得名. 它是都江堰水利工程重要的部分 --- 巧妙地將江水分為外江和內江.外江是自然河流, 其作用是在雨季排泄大量洪水; 內江是李冰率眾開鐅的河道, 其作用是把江水送往成都平原進行灌溉.它有"四六供水"和"八二排沙"的功能 控制水閘的滑輪和鋼纜 走得累,於是買了雪糕. 右邊那條應該是新口味 --- 是藍莓味 玉米味雪糕 這條橋是通往二王廟及李冰紀念館等景點,但它當時維修中, 所以我們沒有參觀那邊的景點. 平靜的內江與洶湧的外江形成強烈的對比 遙望伏龍觀 飛沙堰溢洪道, 於魚嘴分水堤的尾部與人字堤之間, 溢洪道的功能有三: 一, 在枯水期導水入堰,保障灌區用水需要; 二, 在豐水期排泄進入內江多餘的水; 三, 排沙, 把多餘的沙石經飛沙堰排出,並進入寶瓶口. 我們這時站在溢洪道上的平台 左邊的水道入口就是寶瓶口, 中間的建築物是伏龍觀 寶瓶口 離開都江堰景區, 我們乘公交返回火車站.我們乘坐下午1時30分的動車回成都. 約下午2點15分返回成都, 並在火車站附近的快餐店吃午餐. 經過這幾天的旅程, 我們都感到疲累, 所以在酒店午睡, 直至晚上7時. 在酒店旁的一間川菜館食晚飯 浸在豉油裡的西蘭花 肥牛湯鍋 香辣牛肉 水果玉米餅 吃過晚飯, 回酒店休息, 準備明天乘飛機往九寨溝 (本文若有不足之處, 敬希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