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考察由1月28至30日,遊覽明清時期廣東省東部的海防歷史,當中包括澄海,南澳及饒平3個城市. 這次考察由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舉辦.我平時不喜歡參加旅行團,因為我喜歡自己計劃旅行的行程,參觀我自己喜歡的景點.但今次考察由蕭國健教授帶隊,所以旅程一定很豐富.蕭教授是香港史及廣東沿海軍事史的專家.蕭教授可算是我的老師,在我還在理工大學讀書時,我參加了他的香港歷史課程,令我獲益良多.今天我的香港歷史知識也是從他身上學到的. 今天早上7時在深圳福田口岸集合.我們乘坐旅遊巴士,4小時後到達澄海市.吃過午餐,我們大約下午2時到達第1個景點--大萊蕪炮台. 炮台的城牆用夯土建造,高拱的物料是花崗石 明清朝時,中國除了應付北方的入侵者,亦要防範從海路入侵的海盜及西方列強.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楊琳任廣東巡撫,踰兩年授總督.由於廣東沿海寇患未靖,楊琳督粵期間,於廣東沿海一帶修建54座炮台.今次參觀的大萊蕪炮台就是其中之一.香港的東龍島炮台及大嶼山分流炮台亦是由楊琳在同時期建成.大萊蕪有8個炮台,26間營房. 這裡就是26間營房的位置 點擊圖片放大 這是向海的方位,所以這是當時放置炮管的地方 之後,我們在萊蕪港乘渡輪往南澳島.船重約40分鐘.這是載人和車的渡輪 即將登陸南澳島 即將靠岸的一刻 南澳島地圖 這就是我們經常在收音機聽到南澳以南的海域 這就是我們經常在收音機聽到南澳以南的海域 南澳博物館 這是明代的火銃,即大炮的前身 戚繼光,是明朝剿滅廣東一帶海盜的將軍 十管銃,可同時發射10發炮彈 這是我們第1晚的酒店--錢溪灣旅遊渡假村.每幢別墅樓高兩層,每層有2間雙人房,共4間雙人房 吃過晚飯,我們到南澳島的市中心逛逛 (本文若有不足之處,敬希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