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了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舉辦的沙頭角歷史考察. 我們於上水乘直通車經沙頭角口岸往中英街. 香港境內的沙頭角口岸 辦理香港的出境手續後,等候我們的直通車往深圳的沙頭角口岸 深圳的沙頭角口岸 進入沙頭角鎮,並參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沙頭角邊境管理區環城路,原名為中英街歷史紀念館,始建於1995年. 博物館展覽中英街的歷史,沙頭角村民的生活風俗及信仰,日軍侵佔及一街兩制等.頂層是觀景台,可從此觀看到大鵬灣及香港新界的民居. , 中英界碑走向圖.當時邊界有十一塊界碑 月餅模具 接載新娘的花轎 20世紀初,九廣鐵路有支線從粉嶺往沙頭角 大陸解放後,中英街一街分治,左邊有香港警察,右邊有大陸警察 回歸後的中英街 在博物館頂層觀看大鵬灣上的深港界線 (左邊是深圳, 右邊是香港).界線右邊有沙頭角公眾碼頭 這時,突然感到香港和深圳其實真的很近 圖片中間有紫色花的地方是深港界線,左邊是香港,右邊是深圳 館外的警世鐘 中英街的起點,就在博物館旁 中英街本名中興街,原來是一條乾涸的河道.1899年3月16日,英國人在這裏開始勘界,至18日結束.勘界之時,以潮漲時河流的最高水位作為兩地的分界線.二次大戰前,港英政府並未限制居民往返香港與中國,所以河床變成了一條天然的街道,商店都紛紛在河床兩岸設立. 中英街的第一號界石.向深圳一方有中文字,向香港一方有英文字 第二號界碑 中英街 中英街的第3塊界碑.我的左腳及右腳分別踏在香港和深圳的土地 圖中左邊是香港的店舖,右邊是深圳的店舖 深港兩地的中英街街牌 這個簡單的關卡管制從香港邊境禁區進入中英街.可隱約看到圖中左方的惠康超市的招牌.這是香港房協興建的沙頭角村 我們當時身處於深圳的中英街,這個告示牌後是香港的土地.我們不能從此越過告示牌,否則就是非法進入香港. 沙頭角的地圖 中英街.相片中的大樹從前被取笑是叛徒,因為它身在深圳,但心向港英. 這張相片更清楚看見這棵樹的"背叛" 點擊圖片放大 離開沙頭角鎮 乘直通巴回香港的沙頭角 沙頭角的郵政局.郵箱上還有英國的皇冠徽號 於香港的沙頭角望向中英街 就是剛說過那個簡單的關卡 我們在中英街的一間酒家吃盤菜 攀越中間的金屬障礙,就可到達深圳 (這些植物背後就是深圳的樓宇) 走過這個檢查站及樓梯就可到達深圳的中英街 . 在香港境內望向大鵬灣的深港界線 (本文若有不足之處,敬希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