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兩岸三地都有慶祝活動.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也舉辦了相關的課程,並考察國父的故鄉--廣東省中山市. 中山舊稱香山,因境內五桂山多奇花異卉而得名.1925年,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孫中山先生而改名. 於中港碼頭乘船往中山 到達中山市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的入口 星期日,景區內人山人海 孫中山故居 點擊圖片放大 +2 故居內的情況 (故居內其實是不准拍攝的) 點擊圖片放大 +2 離開孫中山先生故居,我們前往翠亨村 北極殿,亦即是北帝廟.國父孫中山先生與陸皓東曾在此將北帝像的手扯下來,此事後國父不容於村,並來到香港讀書. 現在,北極殿已塌下,只剩餘門框 馮氏宗祠,後改成私塾,孫中山先生小時候曾在這讀書. 孫中山紀念館,可惜時間不多,不能仔細參觀 之後,我們往陸皓東墓 陸皓東像 陸皓東,廣東香山人,和孫中山是從小認識的好朋友.早年隨國父從事革命活動,並一起創立興中會.因策劃廣州起義而被捕並處死,終年27歲.陸被國父稱為"中國有史以來為民主革命而犧牲的第一人".他親手繪製的青天白日旗後成為中華革命黨(其後的國民黨)的黨旗.此旗亦是現在中華民國國旗 ---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其中一個重要部分 午飯後,我們參觀煙洲書院 書院內的上課地方 黃氏大宗祠 族長為我們表演舞醉龍,當然他當時沒有喝酒 點擊圖片放大 馬公紀念堂,紀念先施百貨創辦人馬應彪.馬生於香山,17歲隨同鄉往澳洲的菜園工作,後來經營自己的菜園而致富.1900年,馬在香港皇后大道中開辦先施百貨公司,是香港第一間華資百貨公司.因此,馬應彪被尊稱為"中國百貨先驅" 一元堂,是馬應彪拜祭祖先的地方.這座兩層高仿意大利風格的建築,現成老人活動中心. 一元堂內 點擊圖片放大 馬應彪像 南源堂,一座三層高的仿英國式建築,是馬應彪一家日常生活的地方.馬應彪以孫兒馬健南和馬健源的名字各取一字而命名.但已荒置多年 另一座建築物是仿西班牙風格的婦兒院.馬應彪當時重金於香港聘請三個不同國籍的建築師設計這3座建築物. 之後,我們往旅遊巴往碼頭,並乘船回港 (本文若有不足之處,敬希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