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宗教信仰,我壹向贊成信者有,不信者無,但人世間的真和假,善和惡,美與醜,壹定要分清,不要讓純潔的心靈,被紛紛揚揚的塵埃所蒙蔽願景村人生課程。凡上得此山來的人,不論是有神論還是無神論者, 都想擺脫那陳腐的世俗觀念,給心靈找到壹塊清凈之地。人群中有老有少,有富有貧,有成雙成對,也有獨客單行,現在可看到,每個人都是心境祥和,喜氣洋溢,沒有半點疲勞的痕跡,盡管各自家 庭環境不同,經歷各異,但都願修善心,願種善果,願做善事,讓德福滋潤後人。 經過大半天不停地攀登,雙腳終於站到了最高頂點,第壹感覺就是遠離了紅塵。我久久地凝望著遠方,不知不覺沈浸於半醉半醒中,恍惚間,山,不再是原來的山,而變成蓬萊仙境,雲,也不再是往 日的雲,好似片片白帆在大海中航行,天上地下,遠近高低,美侖美奐,有如夢境,我連忙用手往身上壹捏,感覺是痛的窩輪,證明自己還清醒。莫非是菩薩在顯靈?真不可思議,但我相信佛祖所說:境 由心造,心由境生。這裏有檀香裊裊,木鼓沈沈,所有煩勞郁悶,皆煙消霧散;壹切恩恩怨怨,亦拋之腦後。此時的我,真的是超凡脫俗,悠哉悠哉,快樂無比。 在香煙繚繞的山頭兜了壹圈,瞻仰了那神奇無比的壹對生死樹,同時也拜別了諸佛眾神,然後又另擇路徑。這是壹條盤回曲折、雲遮霧障的崎嶇小道,打從漫山遍野的叢林中悄然而去,很快又隱入其 中,走著走著,不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心裏正忐忑不定,只好穿過壹片纏滿枯藤的老樹林,頓覺豁然開朗,別有洞天:綠樹叢中,佛塔高聳,半山壁上,紅亭翼然,壹陣驚喜,急忙快步向前 ,忽見林外有樓宇隱現,斜斜石級,直通其間。我沿階而上,擡頭壹望,方知是座神廟,紅門漆柱,鎏金牌匾,松柏掩映,肅穆莊嚴。此時,壹位長者,剛好走出廟門,壹派道骨仙風,氣度不凡,壹 看就知道是位高人,我連忙上前施禮:大師在上,小輩因山路不熟,壹時迷失方向,誤入寶地,有所驚擾,請多多原諒。只聽壹聲阿彌陀佛:善哉!本殿乃修心靜所,周圍林木茂密,曲徑環回,壹般 鮮為外人所知,今日施主有緣,老衲聊備清茶壹盞,不妨到敝處稍坐片刻。我聞言喜不自勝,因有謎團縈繞於懷,正欲上前打聽,不料長者開言有請,先是客氣了壹番,隨即跟大師走了進去。 茶畢,我起身辭謝,同時拱手相問:原諒晚輩孤陋寡聞,曾聞此地乃唐代佛門聖地,後因多場爭戰及盜賊浩劫,只存幾處破敗寺廟和殘墻斷壁,常年荒寂無人,不想今日所見,讓我大為驚奇,山上樓 臺參差,殿閣魏峨,莫非已走入世外桃源,來到蓬萊仙境?大師聽罷,哈哈壹笑,答道:此山方圓二十裏,本是人間福地,山幽景美,環境清靜,禪堂寺院,眾僧雲集。只因人為毀壞及自然災禍,民 間又缺乏財資,已多年無人修繕,加上風摧雨殘,狐鼠侵襲,境況日漸衰落,香火時斷,致使壹片狼藉。雖然佛寺破敗不堪,但佛祖並未被人們忘記。善男信女們,還會前來進香,看到廟宇雕敝,香 火時斷,景象淒涼,許多人常常因此寢食難安,有些便私下裏商議,若把它打造成旅遊勝地,既可讓人燒香拜佛,也可讓人來觀山賞景,豈不兩全其美!這造福於人的大好事,已得到我佛的保佑,很 快便行動起來,許多熱心人士日夜操勞,獻策獻計,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更有海外親友,聞風而動願景村,爭先恐後,捐資不息,眾信善舉,終於修成正果,歷時數載,宣告大功告成。如今面貌,已今非 昔比,正如施主所見,這裏已是十步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