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高雄包車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原稱為「瀨東場」的井仔腳瓦盤鹽田原來設於鳳山縣大林蒲,後遭洪水淹沒,遷移到臺南佳里的外渡頭附近,至清嘉慶23年(西元1818年)再遭水患肆虐,西元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是北門鹽場的第一口鹽田,也是臺灣最古老的現址鹽田,至今有180多年歷史。 史書上記載,鄭氏諮議參軍陳永華,認為當時平埔族製鹽技術不佳,所煎出的鹽品質苦澀,於是改革製鹽方法,在海邊築埕,然後在其上鋪碎瓦片,再引水到鹽池,經由日曬成瓦上的結晶鹽。但是後期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民國91年(西元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 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將鹽場復育,讓「井仔腳」特殊的曬鹽景觀依然保留在北門永華村的海岸邊,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日09:00~17:30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新營交流道下-縣道172線-省道臺19線-縣道171線-省道臺17線。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臺南站下-轉搭興南客運藍幹線至佳里站下-轉搭興南客運藍2至井仔腳站下。 搭臺鐵至新營站下-轉搭台灣好行西濱快線61路線至泰安宮(井仔腳鹽田)下,步行前往約10分鐘。 無障礙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新營站下-轉搭台灣好行西濱快線61路線(部分無障礙班車)至泰安宮(井仔腳鹽田)站下,步行前往約10分鐘,詳細班次請參照台灣好行旅遊服務網。 無障礙計程車:臺南市公共運輸處 復康巴士: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https://goo.gl/maps/YUbgeHgQ93QsKVn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