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原是平埔族的居住地,因萬華(艋舺)同安人發生激烈的械鬥,造成族人移至大稻埕定居,花蓮賞鯨開始大稻埕淡水河旁商店和房屋的興建,淡水港開放後,大稻埕在劉銘傳的治理下成為臺北城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以茶葉、布料為主要貿易交易,當時的延平北路及貴德街一帶便是商業活動的重心,也讓大稻埕早年的歷史多采多姿、令人回味。 大稻埕碼頭位於淡水河畔,現今五號水門處(環河北路、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的發展歷史,與大稻埕碼頭有著密切的關係,淡水開港通商,外商洋行紛紛到此開設商號,促成大稻埕往後的繁華。現今雖然碼頭功能不復當年,但已轉型為民眾休閒遊憩的去處。 近年來大稻埕碼頭除了迎節慶放煙火之外,沿岸並闢建自行車道,民眾可以悠閒騎單車享受河畔之旅,同時欣賞大稻埕的古意景緻。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臺北交流道下-重慶北路三段至二段-民生西路。 大眾運輸: 1.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市公車(274、641、669路)至大稻程碼頭站下。 2.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雙連站下-轉搭臺北市公車(紅33路)至大稻程碼頭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