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上篇 12月2日: 上午面試合格後, 即日的宣誓儀式是在下午1時15分, 由於考官及儀式入場信都提示不要 "穿牛仔褲、短褲或拖鞋", 我便回家更衣, 並確保要準時返回現場報到, 由於永久綠咭將會被沒收, 我在途上替它拍了照作為留念! 回到同一座大廈, 跟家人通過同一個檢查點便在大堂等候, 期間不少人已急不及待在拍照, 可能下午來的都是宣誓的一群, 氣氛跟嚴肅的上午很不同, 現在各人都衣着光鮮又面帶笑容, 唯一的分別是他們帶來的小孩在滿場飛, 不斷發出的嘻笑聲逐漸令人透不過氣, 還好就在此時有職員召集宣誓人仕進入儀式會堂, 今次家人不准進入, 要留在大堂等候。 步驟一) : 我們排隊入了會堂, 被安排在右手邊的一列椅子坐下, 男司儀先恭喜各人, 然後解釋成為美國公民後的權利及義務, 過程大約十五至二十分鐘, 講解完畢後, 各人如有問題, 可隨便發問。 留意: 這時先不用理會坐位是否最 "頭等", 因為稍候會轉位置, 但若能早些進入, 可以坐前一些會有好處, 因為離講臺近一點便可以聽得清楚一點, 建議在大堂等候時, 站在近儀式入口的有利位置, 入場時便可以排在隊頭; 我排在隊尾, 坐在後排, 要很費力才聽得見, 加上後面有兩位越南女仕不停在聊天, "不洞豆拉夜未忍 ...', 不尊重司儀之餘也影響其他在場人仕, 結果我忍不住轉頭向她們 "殊" 了一聲, 她們愕一愕然, 停了大約三十秒之後又再繼續, 唉 ... 步驟二) : 講解及答問完畢, 由前排開始各人逐一將綠咭交出, 司儀跟據其手上名單核對每人名字之後, 會發出一個大信封, 上面有個號碼=預先分派的坐位, 對號入座之後拆開信封, 裏面有一封總統祝賀信、 小冊子、護照申請表格等等, 儀式按這個流程表進行: 這時大會開始讓家屬進來坐在旁邊觀禮, 也容許影相或拍短片, 剛才在外面衣嘩鬼叫的小孩, 現在轉移陣地在這氣氛莊嚴的禮堂玩 "捉E人", 家長又不制止, 主禮官間中會皺眉但沒有出聲勸阻, 直至有個幾歲大的男童在我們讀誓詞時尖叫, 小孩的媽媽才半拖半拉的將那小魔怪帶出去 ... 我懷疑自己開始有孩童恐懼症。 留意: 知道要即日宣誓, 我曾經有擔心是否要背誦誓詞及國歌歌詞, 答案是:「無必要!」, 不單止牆上有兩部電視會播放誓詞&歌詞, 在流程表中也有印上, 就算是不會英文, 只要人家在唸書唱歌的時候, 你口動動「咪嘴」便成! 步驟三) : 在按名字頒發「入籍證明書」之後其實已經禮成, 各人可隨便在國旗或小型自由神像前留影, 臨出門口前會給每人派發一張投票登記書以便日後履行這個公民責任。 步驟四) : 我回家後第一件做的事, 就是憑「入籍證明書」申請美國護照, 盛惠USD110+USD25手續費, 約六至八星期便會辦妥, 到時就可以訂機票返香港, YAY! 後記: 申請入籍與否, 純綷個人選擇, 朋友經常催促我, 說反正總會申請做公民, 早好過遲, 因為價錢只起不跌, 尤其香港人可以擁有雙重國籍, 不似有些國家要你放棄祖籍, 只能二選一, 有你無我; 現在想來也是, 在儀式之中, 有些人會很大感觸, 好像坐在我旁邊那位女仕, 有幾次都激動得不停流淚, 在其中一個環節, 主禮官謂當日四十位入籍人仕是來自十三個不同國家, 並逐一宣讀國家名稱請所屬申請者起立, 讓在場人仕替其拍手喝采; 由A-Z排, China 是首個被叫的國家, 有兩三個人起立, 但我沒有... 接着是Denmark, 我旁邊的女仕是唯一一位站起來, 眼有淚光郤臉帶微笑, 這個對她來說一定是個很重要的人生決擇, 後來我上網查到丹麥是其中一個不容許雙重國籍的國家, 可能這個就是她情緒較起伏的原因吧; 儀式繼續, 當一叫到 Mexico, 十多廿人同時站起來令椅子移動發出的響聲, 好像是大軍殺到一樣, 跟之前各國都只是小貓三數隻有很大對比, 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這個情景先嚇一跳, 然後都哈哈笑了出來, 現在你應該可以想像得到德州有幾多墨西哥人了吧! 12月24日: 收到護照! 由當初預計的6-8星期, 至實際3星期就辦妥, 不驚喜才怪, 是最好的一份聖誕禮物! 我可以隨時返香港了, YAY!!! Instagram: @hongkongerinus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erin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