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香港,越來越多中小企/初創公司/創作團隊選擇搬離傳統辦公室, 改為進駐: ☕ Co-working space(共享工作空間) 🌐 Hub型創業中心 💼 Startup專區因為共享空間更靈活、更慳租金、更容易網絡連結。但搬遷到這種「非傳統辦公地點」,又要考慮:文件/伺服器/保密資料點處理?辦公桌電腦是否適合新空間?團隊搬走後會唔會失去向心力?公司形象、地址轉移點樣同步通知客戶?✅ 1. 先確認共享空間「可搬入規則」與「可擺放設備」共享空間 ≠ 任你擺放所有寫字樓配備。📋 搬屋前請先向場地方確認以下內容:1・可否擺大型設備?如打印機/掃描器/展示櫃,有些空間不支援電壓/空間過大問題2・可否貼 logo/告示?想保留品牌識別,需問可否在枱面/牆身貼品牌標示/公司名稱3・有無儲物櫃/寄存?長期文件、樣辦如無地方擺放,應事先安排短期倉或外部文件儲存4・可否自行配置網絡?某些共享空間禁止自設 WiFi/VPN/Server,需與 IT 安排同步配合✅ 實惠搬屋對「辦公室搬遷」/「搬寫字樓」經驗豐富,搬運過程中會確保包裝保護好傢俬及電器。✅ 2. 建立「辦公設備精簡清單」:共享空間唔適合原封不動搬入共享空間以輕量為主,建議將搬屋變成「優化辦公空間」的機會。📦 推薦辦公物品重新盤點方式:🖥️ 桌面電腦:優先轉為手提電腦+外接螢幕,省位+更具彈性🗃️ 文件資料:轉為雲端儲存(如 Google Drive / Dropbox),僅保留必要硬拷備份🖨️ 大型事務機:若共享空間已有設備 → 出清舊設備或移倉🪑 傢俬/椅子:僅保留特別舒適或人體工學款式,其餘轉售或贈送✅ 實惠搬屋可支援「廢物棄置服務」,助您搬運+棄置一條龍完成。✅ 3. 團隊溝通先行:避免搬屋變「方向改變、士氣流失」由獨立空間轉去共享空間,有同事可能覺得「冇私人位」、「唔夠專業」,必須提前建立透明溝通。🧭 建議內部開會討論以下議題:1・為何要搬?節省成本、增加曝光、連結資源等好處清楚說明2・新空間點樣用?規劃每人工作區域、會議安排、儲物方式3・如何維持團隊文化?每周固定小組會議、午餐約會、團隊目標牆4・新空間有何新機會?附設講座、社群資源、投資對接可成為額外價值✅ 建議將「搬屋日」轉化為「共創日」,一齊完成開箱與新區域布置,增加參與感。✅ 4. 地址、網站、名片更新流程要即時公司搬屋不只係物理遷移,仲包括對外身份更新。📌 檢查下列項目是否同步更新:🏢 公司登記地址向稅務局/商業登記處遞交「地址更改通知表格」🌐 官方網站Footer、聯絡我們、Google Map 嵌入點📱 社交媒體Facebook、IG、LinkedIn 全部更新資訊與貼文公告📄 名片、電郵簽名全員統一樣式更新,確保客戶能即時找到你們新位置✅ 實惠搬屋公司保證所有員工絕不索取小費,否則全單免費,絕不食言。✅ 5. 搬後三天內做「系統測試」+「流程再整合」新空間 → 新節奏,搬完唔等如一切照舊。🖥 建議三天內檢查:1・Wi-Fi 穩定性:測速+多點連線測試,避免 Zoom 掛線2・儲物/私人物品區:同事物件有無混亂?需要標籤/再分類嗎?3・印表、掃描機使用流程:是否需要「共用排隊機制」或與他人空間協調?4・新地址是否易找:客戶訪問是否迷路?是否需要門口貼標示/設定 Google Pin?✅ 可用 Notion 設立「搬後營運測試日誌」,記錄每日流程觀察與調整需求。✅ 結語:搬入共享空間唔代表縮小,而係開始擴展從私人寫字樓轉移到 co-working,你可能會擔心失去空間主權、影響品牌形象。但事實上,這是一次:🧠 降低成本、靈活擴張的機會🤝 接觸社群、拓展客源的渠道🔄 重設制度、優化團隊節奏的轉捩點而一場搬屋,正正可以幫你 斷捨離低效率,重組高效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