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撰文︰鄭詠䕒 Vanessa 校對、排版︰何思穎 Ruby 社會學的小文青 《跟著職青放暑假》的其中一位受訪者是阿錢。他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其次是創意寫作---這才是他最感興趣的。 他的夢想很單純,只是希望在文學雜誌、報紙寫寫文章,就已經很有滿足感。他更表示平時會和朋友及家人分享關於自己寫了的作品,例如:有一次得到了優異獎,他很高興的跟媽媽分享喜悅。阿錢說,就算可能只得到了小小的認同,但是這或許對他已經是很大的鼓勵,令他更有信心繼續努力寫。 與日本的緣份 阿錢的另一個興趣是認識日本文化,然而起源卻是來自愛沙尼亞。大學三年級時,他到了愛沙尼亞交流,便開始希望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起初只學了韓文,後來才開始自學日文,並看日本的電影和書本。 他表示,曾經有位老師告訴他,如果喜歡一種語言,可以到那個國家留學,又同時能更輕易地在那找到工作,令他深受啓發,他現正在計劃到日本留學,並希望將來能入研究院或找到能應用語言能力的工作,例如:翻譯、記者等等。 阿錢看到社會上其他專業人士,會認為自己不重要,所以希望能找到別人認同的工作。阿錢現在在大型補習社裏擔任助教,並在港鐵做兼職,還有做私人補習。但是,他表示助教的工作性質並非教書,而是協助行政上的工作,所以工作比較上輕鬆,一方面能幫補生活費,又能儲錢作留學用途,還能在擔任助教途中邊學日文,為留學作準備。 路,不止一條 就如上面提到了,阿錢的夢想是希望能寫多點文學雜誌、甚至報紙。但是原來他在學生時期另有夢想,就是做消防隊長和警察,現在的夢想好像更有挑戰性呢! 現在和童年不一樣的另一件事情便是沒有暑假。成年人就算在七、八月,也埋首於工作,沒有時間休息。阿錢希望上班族能把步伐調慢些,或是午飯時間能長一點,不用限制著,能令生活變得更輕鬆,減輕壓力。 他認為現今不論小朋友、青少年或是青年也面臨著過大的壓力,例如好多家長也希望小朋友能“贏在起跑綫”,所以就讓小朋友參加各色各樣的興趣班和補習班。而正在就讀中學的青少年,因為要應付現今的考試制度,無奈地要參加補習班。 他更表示,老師或有些補習名師經常為學生灌輸了錯誤的觀念,就是前方只有一條路—入大學。阿錢認為通往最終成功的道路不只是一條。除了能在香港入讀大學外,還能到外國升學,甚至能在香港報讀其他的課程。但是他為現今青少年的想法表現擔心,就像修讀副學士的學生可能會因為自己不能入讀大學的學位課程而感到自卑,和別人作比較。 蛻變成為大人 阿錢認為青年和成年人的分別在於處事的態度,成年人處事比較成熟,人情世道也掌握得更好。 他認為自己找到一份穩定和得到別人認同的工作,才真正成為成年人。他在童年時學了打籃球和跆拳道等等的運動,就算得到了不同的獎項,最終也放棄了。他為自己的過去作了反省,並者下定決心不能再放棄自己的夢想。 其實在學日文前,他也有學韓文。他發現自己對日文更感興趣,但是他因為不想像自己小時後那麼容易放棄,所以便繼續學。阿錢現在為了自己的夢想而發奮,也勸青少年不要輕易放棄,為自己的夢想進發,也不要介意別人的目光。 後記 — 追夢 小編非常欣賞阿錢的處事態度,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下定決心絕不放棄。小編也想告訴年青人,通往最終成功的道路不只是一條。希望阿錢能繼續追尋自己的夢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