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府在財政預算案推出電子消費劵的措施…「決定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劵,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 「於限期內在實體商戶或網店上消費,預計配合商戶推廣,可帶動零售、餐飲、服務行業」過去不少國家的政府都會採用類似消費劵方案去處理經濟危機,例如日本1999年及台灣2007-2009年的消費劵計劃。曾經有評論指出消費劵計劃對提升經濟復甦根本沒有或只有少許成效。本文主要想透過消費劵的使用,來帶出「心理帳戶」這行為經濟理論的關係。應用理查德.塞勒的「心理帳戶」理論,我們的腦袋會自動將不同的金錢份額編配到不同的帳戶,例如將薪金分成「家用」、「消閒」、「學習」等帳戶,每人可擁有不同的帳戶,有人可能沒有「家用」帳戶,有人一生都只有「娛樂」帳戶,或許有人用於「學習」的金錢比花在「娛樂」上有好幾倍。所以這些帳戶用途一直在影響我們如何運用金錢。典型例子是抽獎得來的金錢及相較工作得來的金錢作對比,前者會更易花在消閒用途,花掉得特別快,反之,「辛苦錢」會較謹慎去使用。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抽獎得來或是工作得來的金錢同樣都是金錢,照此道理來說,每月的薪金﹑年底的花紅以及電子消費劵理應沒有區別。 「連續 5 個月每月發放面值 HK$1,000 的電子消費劵,每張消費劵使用期限為 1 個月」善用「心理帳戶」理論,受眾可自行為消費劵添加一層意思︰「學習消費劵」﹑「投資消費劵」﹑「柴米油鹽消費劵」,去減少情緒性引來的不必要開支,避免在疫情下加重自己的經濟負擔。當大家提高了警覺,就能更有效善用是次消費劵。例如買入起居飲食必要的物品、購買電子書閱讀器去學習新知識、參加興趣班或課程、購買常用的保健產品等。由於消費劵詳情未定,能否善用到這筆「額外」獲得的金錢去改善生活尚算未知之數。預早把電子消費劵放入你的理想帳戶,就可以避免衝動消費。理財社工希望市民「振興」經濟時,同時照顧好個人的財務健康。參考資料Did the Consumption Voucher Scheme Stimulate the Economy? Evidence from Smooth Time-Varying Cointegration Analysis2021消費劵促進本地消費?https://www.cup.com.hk/2021/02/25/voucher-hong-kong/預算案:5000元電子消費劵分5個月派發 最快暑假開始登記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0224/bkn-20210224110010061-0224_00822_001.html【$5000電子消費劵】誰可申請?即睇其他地區/國家例子參考!https://www.bowtie.com.hk/blog/zh/%E9%9B%BB%E5%AD%90%E6%B6%88%E8%B2%BB%E5%88%B8/葉玉瑩認可理財社會工作員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