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鐵道博物館,並非如大家所想的大埔火車博物館,只有幾款列車陳列了事。正因為日本鐵路發展有多年歷史,鐵路網愈來愈複雜。日本先在東京秋葉原設相關博物館,後將之關閉在東北面的大宮建一個更大型的室內博物館,於2007年重新開幕,更完整的保存日本國鐵歷代的列車。 這裡所列出的都是日本的JR (日本國鐵),裡面最大特色是一個大型的常設展館和小型的專題展館。 常設展館把過去使用過的列車:包括蒸氣火車、子彈火車等列車陳列,參觀者可參觀舊列車的駕駛室和車廂內,感受當年的環境。那些列車並不是為了陳列而陳列,車廂裡面同樣如服役時有電力和空調供應,博物館更為部分車廂加了「人仔」,穿著列車服役年代的服飾,告訴參觀者列車的歷史悠久。 > 那些退役了的列車未「死」的,依然開著車頭燈、車廂內的燈光和目的地顯示。 這除了是一個展示過去的鐵路歷史博物館,也是一個活的展館。每天12時和3時,展館中間的蒸氣火車展示轉盤的過程。我在京都的梅小路機關車館參觀的時候,得悉過去車廠是採用扇形車庫,火車回廠的時候,先經過盤子,然後由盤子轉動而適合停泊位置後,火車再前進駛入車庫。這裡的盤子就轉一個圈,展示當年蒸氣火車要這樣轉,唯一欠缺就是蒸氣火車不再開動,車裡的司機只在揮手,身後只是其他列車,而不是一個車庫。大家可看以下的1分鐘youtube片段,雖然只拍了轉半個圈。 模型也是保存歷史的一個方法,這裡有一個很大的鐵路模型,展示了東京複雜的都市。下午1時左右,有專人配合演說室的液晶顯示屏,講解不同的列車型號,同時不斷調校晚光,模型列車也在「城市」穿梭往來著。博物館還有一個玻璃展示了職員如何砌鐵路模型。 點擊圖片放大 七月的專題展館是「時間表」。因為鐵路網之大和班次的複雜,尤其在過去互聯網未發展和普及,JR定期出刊一本一本厚厚的時間表,專題展展出了不同年份的時間表封面和內容,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已經是彩色圖片封面,過去也有鐵路和風景的繪圖設計。 博物館還有一個駕駛列車的遊戲,參觀者在一個模擬列車駕駛室內玩「電車GO」,但螢幕的景物是真實景物,而非電腦繪製的,當然不是用鍵盤玩了,在駕駛室當然要拉手掣之類。不過即時讓我想起香港科學館那個駕車遊戲。我想這裡的遊戲是真的,不是純粹的錄像。不過最後因為排隊,所以沒玩了。 那裡的手信種類不少,吃的文字燒、筆記本到博物館版本的Suica (日本八達通/IC卡的一種) 以至關於鐵路鬼故、豆知識、技術和歷史的書籍都有。去得累的時候可以在那裡吃一頓飯。 博物館全票為一天1000日元,即81港元。以博物館的規模來說,這個價錢還是十分值得的。 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 交通: 乘搭JR列車至大宮車站,再轉乘埼玉新都市交通伊奈線(ニューシャトル)到鉄道博物館站。 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