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出發新加坡之前,有些人問我為什麼要去新加坡。其中一個還在同一次聚會連續問我兩次。 新加坡是沒有好看的地方嗎﹖為什麼我要去新加坡四天﹖四天是足夠嗎﹖其實我是第三次去新加坡,包括十年前跟旅行團那一次。過關的華僑入境處職員用廣東話問:「第三次去,你應該好熟啦。」 準備第三次新加坡之旅前,覺得新加坡所有地區都有鐵路覆蓋,只有城市沒有自然。有些景點很美,四天慢慢細看已經足夠。 其實,我對新加坡了解真的很熟悉嗎﹖我只記得上次去過的烏節路。 透過旅程,又要再找地圖,了解新加坡一些區域。新加坡沒錯真的比香港細,又不像香港有很多離島,更不像我們可以去郊外的南生圍和白泥看日落。只不過比較少,原來新加坡也有濕地、有自然保護區。 新加坡政府自問自己自然資源較少,但又要成為全球化國家,因此在城市規劃、保育、自然保護方面特別謹慎和理性。 今天的新加坡,有「花園城市」的美譽,主要是城市發展上達到可持續發展要求,很多處都有花草樹木,而且保養得很好;城市景觀和保育也講究。不少地區正開發當中,模型上還是不少綠色。花園城市希望達到live、work and play的目的!什麼是城市﹖怎樣是一個宜居的城市﹖怎樣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城市﹖是這次旅程的原因和收穫。 新加坡是一個很國際的城市,雖然大部分為華人 (77%為中國人、14%為馬來亞人、8%為印度人、1%為歐亞混血人和其他民族),但是走過街道,總覺得各種族比例都差不多。旅遊區有Little India、Chinatown和Arab Street。這算是代表各民族有自己的社區吧﹖也聽說一個公共屋邨內一定要有各民族居住。新加坡有種族歧視嗎﹖歧視嚴重嗎﹖ 新加坡有些很嚴的法律,例如藏/販毒會死判 (如果衞詩是去新加坡的話...)、不能亂拋垃圾和吃香口膠。政府的危機意識很高,但是否又代表人民相關意識也一樣高﹖這樣的情況,他們很喜歡自己的國家嗎﹖ 當然短短的四天是不可能有確實答案。最後發覺,四天之旅為自己來說是不足夠的!新加坡還是有趣。 或許就是看到很美麗花園城市圖片、也可以在同一國家看到不同民族文化、加上假期不多就是去新加坡的理由吧! 其他收穫包括吃不同的食物、總統府開放等。 幸好又不是每個人都只問為什麼去新加坡。同事們還問新加坡的女性美不美﹖這個問題有機會再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