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指眼內壓力或間斷或持續升高的一種眼病。患者一旦確診,需要終生隨訪和治療才能避免貽誤病情。在早期青光眼時我們必須引起重視. 一、頭痛眼脹 由於眼壓急劇上升,三叉神經末稍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三叉神經分佈區域的疼痛,患者常感到有偏頭痛和眼睛脹痛。 二、虹視 由於眼壓升高,眼內體液迴圈障礙引起角膜水腫,折光改變,這時看日光特別是看燈光時會出現外圈橙紅,內圈紫蘭,中間挾綠色的彩環現象。當眼壓恢復正常之後,彩環即隨之消失。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之為虹視。如果是生理性的或白內障性的虹視,則不會有頭痛和眼壓升高的症狀。 三、視野變窄 視力減遇因眼壓過高,視神經受到損害,早期多在夜間出現視力下降和霧視,第二天早晨消失。 四、眼壓升高 用修茲氏眼壓計測量,正常眼壓範圍為10—21毫米汞柱,用手指觸按眼球富於彈性,當眼壓上升到25-40毫米汞柱時,用手指觸按眼球好似打足氣的球,比較硬。當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時,再用手指觸按,眼球硬得象石頭一樣。 五、噁心嘔吐 眼壓升高還可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經及嘔吐神經中樞的興奮,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 青光眼所致的視野缺損,很難用藥物或手術來恢復的。因此,早發現、早預防是目前扭轉青光眼視功能損害的關鍵。 青光眼治療方法有: 1.藥物治療: 使用點眼藥或內服藥來控制房水的產生和增加房水的排出。在治療中,要定期測量眼壓和視野,以便觀察藥物療效。青光眼檢查分為:日常檢查、定期檢查、特殊檢查。 2.手術治療: 所有一經確診的閉角性青光眼及藥物不能控制至目標眼壓的開角性青光眼或繼發性青光眼,應儘快進行手術治療。青光眼一旦確診,需終生治療。為了保護好您的視力,需要信賴醫生,進行積極的檢查和治療,即使成功治療且沒有任何症狀,也應3~6個月定期復查一次青光眼專科,以判斷疾病是否進展或復發。 3.中醫治療: 根據眼與臟腑經絡的關係,以及眼的位置、結構與功能上的特點,對眼病的治療,既用內治法,也用外治法。一般內障眼病以內治為主,外障眼病則多配合點眼、洗眼、敷眼、手法等外治。此外,如針灸、推拿、按摩等療法,眼科亦常應用。 正確的護理,可以縮短病程,提高療效,因此護理工作是醫療工作中不可忽視的環節。 一、眼部護理 對於眼病護理,則要辨證施護。凡傳染性眼病,患眼的眵淚不要沾汙他人,用過的毛巾、手帕、枕巾等要煮沸消毒。醫生檢查後要用消毒液洗手,然後才能檢查他人。如一眼先患者,不要交叉擦眼,臥位宜取患側,以免眵淚流人對側,引起健眼發病,同時眼部禁止封蓋,以免加重病情。 二、精神護理 休養包括目力、體力、精神等方面的休養。凡眼病患者,一般要少用目力,特別在急性期不要作閱讀抄寫等增加目力負擔的工作,即使較輕的慢性眼病,也只宜適當閱讀書報,不宜過度,應稍讀稍息,避免用目力過度而加重眼病。 三、飲食護理 正確的飲食宜忌,可以減輕疾病,輔助藥效,促使疾病早愈。前人非常重視,如《世醫得效方·眼科》在熱證眼病禁忌中指出:“眼乃一身之主,如不能忌,已藥亦無功,自陷此身也。” 眼病之飲食宜忌,總的說來,以食物多樣,又富營養,且易消化之品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