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喜歡寫,也喜歡讀。只是,現在的工作繁忙,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 誠然,工作繁忙只是其一,並非全部。除了工作之外,手機入侵我的生活也是越見其弊。有些時候,尤其是搭車或在會議前後,手機的電郵、資訊往往佔據了我的空閒時間。 不能否認,一部手機在手,能做的事情還是蠻多的:讀新聞、看交通、處理銀行事務、與友人閒聊數句......太方便。尤其在交通繁忙的時間,在擠逼的地鐵車廂,實在很難專心拿出背包裡的書來閱讀。 閱讀的時間,往往只能在午膳時間、晚上或是假日時在咖啡室偷閒。對於大幅減少的閱讀時間,筆者是珍而重之的,所以對於買了回來,卻遲遲未有時間閱讀的書籍,我也得考慮很久才決定先閱讀哪一本。 筆者有位女同事,住的區域相同,很多時候也有機會搭同一班巴士回家。記得上星期地鐵事故,我也轉乘巴士回公司,恰巧又碰到這位女同事。 她並不是修文學的,但對於閱讀她卻很是熱衷,每之見她在車上也是專心閱讀著不同的書籍。是的,是不同的書籍,趟若她不是每本都只看一半的話,就是她的閱讀時間很充裕,所以才能在短時間就看完一本了。 有次在車上與她閒談,發覺她的文學修養真不簡單。從她的工作崗位是看不出來的。(不過我在上班之初已發覺這位女同事的文學氣質很與別不同,大概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吧!) 對於這位女同事,我只能說是羡慕。在地鐵閱讀我還可以,但在巴士上閱讀我卻力有不逮,這當然是礙於先天容易暈車浪的緣故。而且,筆者的閱讀也很執著,原則有三:每次只開一本書;開了的書就算有多沉悶也得努力完成;買書不借書。 喜歡買書,也喜歡儲書的,多少是因為有很多時候會為了翻看某些情節或篇章而要翻箱倒籠的找會以前的書。另一原因,大概是我認為好的書看一次是不夠的。在若干年後,再重看同一篇章,可能會因為時間、心情、境況的不同,得到的感受也截然不同。 放下手機其實很容易,撇開工作不提,在手機裡其實都是文字性為主的。只是,一本物理上存在的書籍,總是比起在網上或手機閱讀一些E-book有質感。 正如友人所言,我的閱讀習慣實在太多限制:要買書,要在舒適環境,要專心,要一本一本看......但閱讀是一種樂趣,好的書一本就足夠了,並不需要貪多、不是走馬看花、囫圇吞棗。這種閱讀習慣總是將我帶到書的世界的一把鑰匙,而我也不打算(也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