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誕節 講個豆腐花的故事你聽 想起上次回港的時侯,正午時分跟家人坐在屋邨平台吃豆腐花,突然有位明顯智力有障礙的中年男人看著我們吃豆腐花,又好奇地觀察我們坐著的位置旁邊正在裝置的表演台。 他圍著我們兜來兜去,跟我們搭訕,談話内容大概是重覆地問「在食飯吧?」,然後我回應一次又一次的「對,我們在吃豆腐花,你吃飯了嗎?」。他又再問,「是不是有唱歌表演? 」,我就答「不知道,應該晚上才開始吧。」,然後內容大概是重覆四次直至我們吃完豆腐花離開。 然後身邊人說,「你好好呀!我感到好慚愧,因為如果我一個人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會走。我會感到害怕,但我也感覺自己好衰。」。 何時對陌生人對話就成了好人? 「不過我想你應該在外國太久,你這種不是"正常"香港人的態度,"正常"的會離開,或全程無視那個男人的存在。大部分人也不會像你這樣"過分"友善。」。然後我跟她也反思和感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了。 他,很明顯沒有惡意,無可否認一個中年、智力有問題的男人看來是有點可怕,但他上前問好,找話題聊的一剎好明顯是應該太寂寞,又好奇竟然有人回應他的問題,所以問完又問。我光天化日在人流多的公共空間,四個人坐在一起,其實沒什麼好怕吧。 現今社會人與人的距離遠了,在自我保護和應有戒心的同時,突然連基本禮貌和對別人的尊重也忘記了。 我不想把這「功績」歸功於「外國」,這是我們根底裡的借口吧?那句古至今所謂「不生事」之美德(反一反白眼),想真點。 從這小事,我又想起這幾年看到的新聞,例如食環署打翻八十幾歲婆婆的小販檔、乞丐衣物當作阻街的被掃走、火車車死狗... 除了怪責站崗的那位,旁觀者又在做什麼呢? 在街碰到孕婦/老人你會讓位嗎?那個女生搬著行李你會幫嗎?升降機開門後的禮讓呢? 我們自己也不是自自然然地做了那個理所當然的陌路人? "我不生事,麻煩也少一點"。 個心好酸。 如果我們每次都反問「將心比己,我會怎樣做?」, 至少令世界/ 香港 美 好 更 多。 對收完你錢的小巴司機有誠意地說聲謝謝; 巴士到總站時拍醒(唔知點解無人叫醒)那個睡得口水滿面的年輕人起身; 見人自拍得好辛苦你主動問聲洗唔洗幫手... 然後很大可能對方被你的"好事"嚇壞。 (哈哈,我想起下的士後叫司機「好生意呀」後,他的面部表情...) 香港就算不再好,至少我們也不會成為那個冷漠的香港人。 轉發吧,我們一齊改變。 或者留言話我知你同我一樣唸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