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屬慢性病一種,目前還未有根治方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及肥胖等,都是導致糖尿病的誘因,當中以二型糖尿病患者最為普遍。 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糖尿病有機會引發嚴重併發症,其中包括「糖尿心」,糖尿心患者的死亡風險較健康者多2倍,若年輕時便患糖尿病,其併發症或較早出現。醫生建議,大眾應從小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包括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維。 糖尿病屬內分泌失調的代謝疾病,因身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體內對胰島素產生抗拒,導致控制血糖功能失效,令血糖過高的同時,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紊亂,而過高的血糖會經尿液排出,造成「糖尿」。長遠而言,更會引起多個身體系統及器官破壞,包括︰心血管、視網膜、神經及腎臟等。現時全港約有70多萬人患有糖尿病,即每10人就有一人是患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到了2030年,香港的糖尿病患者,將增至92萬人,且患者有年輕化趨勢。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指,糖尿病分兩類,一型糖尿病患者是少數的糖尿病類,只佔全港糖尿病患者3%以下,患者一般較年輕,其胰臟功能衰竭,胰島素分泌減少,令血糖上升致病;二型糖尿病患者多是中年人,佔本港整體糖尿病患者97%,一般患者都有體重超標問題,肌肉及肝臟對胰島素會產生阻抗性,令胰島素效力減少,而胰島素分泌的功能逐漸減退,引致糖尿病。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病徵不明顯,若出現口乾、尿頻、容易疲倦、經常感到飢餓、食量增加但體重下降、傷口難癒合或皮膚痕癢等徵狀出現時,已屬嚴重階段。 飲食三低一高 預防要趁早 醫生又指,近年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以往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是45歲以上才發病,近年降低至40歲,而30多歲發病的大有人在,甚至聽過20多歲年輕力壯的後生仔都患病。」醫生解釋,年輕新一代愛吃快餐、汽水等,加上運動不足、作息不定時,導致肥胖超重,因而增加患糖尿病風險,「若果到20多歲才意識到要預防患病,或已經太遲,必須從小就培養健康飲食習慣」。 他建議,家長切勿為子女選擇高脂、高鹽等的快餐,薄餅及汽水等食物亦不應多吃,「應為他們設計營養價值高的餐單,飲食要有節制,餐單宜三低一高,即低糖、低鹽、低脂及高纖食物。」同時,家長亦不應讓孩子經常留在家而不到戶外活動,「應多做運動,保持理想體重及身心愉快。」 此外,亦有糖尿病專科醫生指,不少港人都是出現病徵後才有體檢意識,惟糖尿病初期病徵不明顯,通常需靠篩查始發現,故建議市民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以作預防。 現時確診糖尿病後只能持續監測,暫時未有根治方法。一型糖尿病人胰島素分泌減少,因此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再配合飲食治療及運動控制病情。二型糖尿患者則適合以口服降糖藥作治療,當中包括二肽基肽酶抑制劑(DPP-4 inhibitor),它能抑制破壞有用的腸促胰島素,延長它們的活躍壽命,從而令胰臟增加胰島素分泌和抑止肝糖生產,達到控糖效果。一些患病較久的病人,或需以胰島素注射方能控制病情,其中大部分是由於病人胰島素的分泌能力逐漸衰退,單靠口服降糖尿藥物未能有效調節血糖。早期的二型糖尿病人,通過健康飲食、減肥及適當運動,便可控制病情。 國際權威醫學雜誌《Lancet》,發表了一篇通過控制飲食配合運動減重來緩解2型糖尿病的臨床試驗(Diabetes Remission Clinical Trial,DiRECT)。研究者從英國49家醫療機構招募20至65歲、病史在6年以內、體重指數(BMI)27至45的2型糖尿病人,148人作為對照組維持常規藥物治療,飲食控制組的137位受試者,暫停了所有降糖藥及降壓藥物治療,並採取3至5個月的替代飲食,隨後過渡為2至8周正常飲食,之後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長期體重控制,監測減重效果及糖尿病緩解情況。 誘發視網膜病變 恐致失明 糖尿病有機會引致不同併發症。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指,約一半糖尿病患者確診後10年有機會患神經病變,早期病徵包括足部無力和針拮刺痛,嚴重者連風吹都感到痛楚,亦可能導致自主神經病變,引起心律不齊、性功能障礙等。他指,糖尿病神經病變主要成因包括高血糖、缺乏維他命B,或其他因素,如吸煙。 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糖尿病會帶來多種併發症,包括「糖尿心」、糖尿腎病及周邊血管病變等。醫生引述研究指,52%二型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糖尿病加心肌梗塞的患者壽命會縮減12年。醫生說︰「糖尿心患者的死亡風險,較健康人士增加2倍,既患糖尿病、又有心肌梗塞者,因糖尿心死亡的風險更增加4倍。」他又指,如較年輕時已出現糖尿病,其併發症或較早出現。他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亦應控制膽固醇,並接受抗血小板及抗高血壓治療。 糖尿病亦有機會誘發視網膜病變,即俗稱「糖尿眼」,出現白內障及青光眼引致失明;而足部循環及神經系統亦有機會產生病變,出現感染、潰瘍、壞疽而導致截足,即俗稱「糖尿腳」。 此外,有糖尿科專科醫生指,血糖過高會誘發酮酸中毒症,血糖因缺胰島素難以進入細胞,細胞為攝取能量會分解脂肪,產生大量酸性酮體,令患者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他指,每千名一型糖尿病患者中,便有4.6至8人出現酮酸中毒,而二型患者若血糖高,則易出現非酮體高血糖昏迷症,若忽視症狀,死亡率高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