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為何在嚴格控制飲食及努力鍛煉之下,身上的肥肉卻總是減不掉?原來每個易肥體質的背後,都有「肥胖賀爾蒙」在作怪!如果想成功瘦身,你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胰島素」,快來了解更多吧! 胰島素阻抗就是甚麼意思?簡單來說,胰島素是維持人體血糖穩定的關鍵。當我們進食後,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單醣後會進入血液,導致血糖立即升高,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胰島素能夠幫助血糖進入肌肉、肝臟等細胞,釋放能量供應身體所需。而「胰島素阻抗」是指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令葡萄糖滯留在血管,無法進入細胞,使血糖長期處於偏高水平的情況。為何會造成胰島素阻抗?「胰島素阻抗」的常見誘發因素如下:體重過重或肥胖 (尤其是中央肥胖人士)服用藥物 (如類固醇、抗免疫排斥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缺乏運動年老荷爾蒙失調長期失眠或睡眠不足吸煙懷孕胰島素阻抗會令人肥? 減極都無用? 由於人體無法對胰島素作出正常反應,便會出現「就算有胰島素也無法降低血糖」的情況,向胰臟發出錯誤信息,使其分泌出超出實際所需的胰島素。由於胰島素會直接促進脂肪合成,同時抑制脂肪分解,所以患者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組成脂肪,減脂也會更加困難。其他影響包括:容易疲倦及肚餓黑色棘皮症,即皮膚突然出現大片黑色斑塊高血糖甚至早期糖尿病傷害其他器官 (如視力、腎功能、心血管、神經)懷疑自己有胰島素阻抗?如何處理?如果懷疑自己有「胰島素阻抗」,醫生在詢問過你個人及家族病史之後,可能會透過以下測試來協助進行診斷:糖化血紅蛋白 (A1C) 測試:檢驗血液中糖化血色素濃度,反映患者過去 2 至 3 個月的平均血糖指數空腹血糖測試:量度患者在禁食至少 8 小時後的血糖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患者空腹 12 小時後,先接受空腹血糖測試,然後飲用一杯含有 75 克的葡萄糖水,等待 2 小時後再抽血胰島素阻抗有冇得醫?雖然目前尚未有公認的治療方法,但只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並搭配正確飲食,還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問題。規律運動不但能夠減重,更能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患者如果能減掉 5% 到 7% 的體重,便能有效減低將來患上糖尿病的機會。飲食方面,患者應避免進食低脂及高碳水的食物,否則可能會加劇對胰島素的阻抗性。有必要的話,醫生可能會處方降血糖藥物如噻唑烷二酮 (Thiazolidinedione) 及二甲雙胍 (Metformin) 等,壓制肝臟釋放過量糖份,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常見問題1. 胰島素阻抗會如何影響血糖?由於患者的細胞無法有效回應胰島素,血液便會儲存了多餘血糖,使血糖指數無法調降至正常值,出現持續偏高的情況。2. 胰島素阻抗會致肥胖?點減肥都無效?因為胰島素阻抗會導致胰臟分泌更多號稱是「肥胖賀爾蒙」的胰島素,不但會直接促進脂肪合成,更會抑制脂肪分解,所以患者確實會比一般人更容易長胖。話雖如此,患者仍是可以透過改變飲食內容和規律運動,來改善胰島素阻抗,達到減少體內脂肪和減輕體重的效果。3. 控制胰島素阻抗有甚麼方法?運動是對付這個健康問題的不二之選。根據《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只要增加 10% 的肌肉量,便能降低 11% 的胰島素阻抗,以在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等之外,記得還要透過重量訓練、多吃蛋白質來提高肌肉量,讓血糖能控制得更好。另一方面,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的血糖容易反反覆覆,擾亂胰島素的分泌,長遠而言,更會發生阻抗的情況。故此,平日亦應避免犧牲睡眠時間,著手管理好作息週期。如果身體狀況許可的話,不妨嘗試間歇性斷食的方法,藉由縮短進食時間,及延長斷食時間,讓胰臟減少分泌胰島素,從而增強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如對胰島素阻抗仍有疑問,可向全科醫生查詢。原文:【胰島素阻抗】令減肥無效?如何治療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