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和藝術的四個階段: 1. 藍本旅行。計劃好所有行程,包括交通、食宿、時間表及門票,旅遊指藍不離身,目標為本地用盡時候吃喝玩樂(aka食買瞓玩);相當於「素描」,是所有繪畫之基礎,我們第一次拿起鉛筆,沒有正方體、錐體就不懂畫,石膏像明明擺在眼前卻畫得一點也不像,學習manage「死物」。 2. 貼地旅行。做適量而必須的資訊搜集和功課(至少知道去哪裡visa怎拿、要不要打疫苗之類),途中與當地人互動,得到的資訊是update和local;相當於「繪畫」,在素描的基礎之上,我們開始畫風景、建築、人像、植物等「生物」(意指有人氣或人性的),甚至使用不同顏料,加上色彩,讓畫有「生命力」。 3. 隨心旅行。沒有計劃、到地才算。今晚不知睡哪兒、明天不知去哪知;或許一人、或許突然加入了別人。歸期未定,回程交通最後一刻才決定;或許我想走路回家,或許我不想回家。相當於「創作」,我們有一定的技巧和水平,畫功筆畫也可以、畫抽象畫也可以;或者我想學雕塑,或者我想學攝影。我尋找適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我看見可能性;這個時候的旅人或創作人可能會自覺與別不同,特別愛搞怪。 4. 生活旅行。終於你發現,原來就算走到去世界盡頭,你都無法逃避全世界最難以面對的自己。你跟所有人對話的最終目的,原來是要逼使你與自己對話。旅行是一種形式、一個方法,讓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和心態,才能還原生活的基本。相當於「藝術」,也許有天,我會明白羅浮館的宏偉狀麗不如花開花落的自然循環偉大,皮膚的縐紋竟比勝利女神像張開的翅還美,你說的話比任何一部鉅著更打動我的心。我在日常的小處看見藝術,又再把他們放回「生活」。如果能做旅行即生活、藝術即生活,我們的每個行為,都是一種藝術,我們也就能成為藝術家。而藝術家註定是窮的,生活的窘迫和資源的匱乏是靈感的泉源;同時,明白你的人很少,欣賞你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無可避免地,你就成了小眾口味。 曾經有人跟我說,大部份香港人都是出外「渡假」,不是「旅行」。我覺得他用這兩個詞區分實在精準(按:那是位很神奇的旅人)。那意識上的成立,令我知道我想要的是「旅行」,而不是前者;當然「渡假」是沒有問題的,如果那是適合你的話,反正開心就好。 另一位朋友說,因為旅行,他戒掉了一個惡習;他旅行所花的錢,花得很有意義(按:友人不是食買瞓,也不是窮遊L)。「旅行」有時也能成為一種「救贖」,而友人這個救贖的意義,比一般「吊頸都要唞吓氣」那種短暫逃避的「救命」,來得大很多很多。 旅行,對你來說是甚麼? 我寫以上的目的,不是為了想說,你做到那個就很叻很高層次,做不到就看不起你。它們根本上並無衝突,我也常在游走它們之中,甚至是,本應如此。就算世事都被你看透,你沒興趣去聖伯多祿大教堂或者布達拉宮,也無損她們莊嚴和神聖的事實,而她們也並非為閣下而存在,因為「人人都去我不去」,或「人人都做我不做」,實在很戇居;相反,如果人家用你不會做、不敢做的途徑做了一些你沒做的事,你也沒資格說甚麼,因為你自己做不到。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人做我又做,人不做我都做」,然後「做又得,唔做又得」,即是你具備雕龍繡鳳的能力,但深明只要有紙和筆就可以創作。 --Loklam Photo credit/ internet ----------------------------------------------------------------------------------- 《Working Holiday去邊好? 德國吖, 唔該!》現於各大書局有售,每售一本將會捐出港幣1元作尼泊爾振災之用,請各位多多支持! Fb: https://www.facebook.com/becauseofjourney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channel/UCEwyuKydnRpqvwKaNo0_p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