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晚上進行了代表德國的選拔賽,10位參加選拔的歌手風格各異,有Schlager,有姊妹和聲合唱,有流行樂隊等等,最終由Jamie-Lee Kriewitz勝出,於5月14日代表德國去瑞典參賽。 這個歌唱比賽最初為戰後團結歐洲而舉辦的,於1956年初係瑞士舉辦第一屆"Eurovision Grand Prix"由7個國家參賽(比利時,法國,德國,意大利,盧森堡,荷蘭,瑞士),當屆由主辦國瑞士贏得比賽。到1968年改名為"Eurovision Song Contest",至今參賽國家亦不斷增加,同時亦有些國家因為某些因素而選擇退出比賽。2000年開始法國,德國,西班牙及英國(簡稱Big Four)可以直入決賽,到2010年Big Four變成Big Five,加入了意大利。去年大會邀請了澳洲參賽,成績亦不錯,而德國只排尾二。 德國只有2次獲得勝利,第一次係1982年Nicole憑"Ein bißchen Frieden",另一次係2010年Lena Meyer-Landrut,她們參賽的時候只有十多歲,今年的Jamie-Lee同樣只有17歲,很多人都希望神話會再次出現。 講番Jamie-Lee,她於去年贏得The Voice of Germany的冠軍,今次乘勝追擊,成為大家的寵兒,代表德國比賽。其實她很喜歡亞洲文化,特別係日本的動漫及韓國的K-Pop,所以她的打扮很kawaii,還有這個小妹妹已經食素有一段時間。 其實有很多歌手都因為這個比賽之後而有不錯的發展,最成功的例子應該非代表瑞典的ABBA莫熟,另一個德國組合Dschinghis Khan亦非常特別,當年林子祥都改編咗做《成吉思汗》,前兩年的奧地利代表Conchita Wurst亦成為一時佳話。 到5月大家就可以知道這個Jamie-Lee神話可唔可以繼續落去。 Source: http://www.stern.de/kultur/musik/esc-2016--warum-wir-uns-mit-jamie-lee-nicht-blamieren-werden--671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