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套住房(港人首次置業)試點項目“環然宜居”於1月3日開始受理申請。 香港都市發展局首席執行官魏志成13日發表部落格。 據初步統計,約64%的申請人屬於一人,超過80%的申請人屬於“80後”和“90後”年齡組。 這個年齡段的家庭申請也占申請總數的30%左右。 他認為,第一名對單身年輕人和年輕家庭有吸引力。在一周多的時間裏,市建局收到了超過10000份項目申請,超額認購超過21倍,超過9000名市民參觀了示範組織。 參觀示範組織的網上預約也已滿。 我認為從初步數位來看,公眾對該項目的反應相當好。為了全面、客觀地分析不同家庭條件、收入和資產的申請人對首次置業的接受程度,魏志成表示,市建局將整理申請人家庭和經濟特徵的數據,以便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初步統計觀察,約64%的申請屬於一個人,約36%屬於家庭。根據年齡分佈,超過80%的申請人屬於18歲至38歲的“80後”和“90後”。 屬於這一年齡段的家庭申請,約占申請總數的30%。由此可見,第一個家對單身的年輕人,甚至對已經結婚的年輕家庭都很有吸引力。約半數申請人的總資產低於640000港元他還指出,根據申請人報告的家庭總資產淨值,申請人總資產淨值的70%左右不超過128萬元(香港,下同); 大約一半的申請人的總資產淨值為64萬元或更少,囙此可以推斷,有很多申請人的收入水准較高,但他們的儲蓄和資產不足以讓他們在私人市場購買房產。他解釋說,香港按揭證券公司為私人住房組織提供的按揭保險計畫,現時一般只為購買600萬元或以下私人住房的業主提供按揭保險,這樣他們可以接受高達80%的按揭貸款,即:,業主仍需至少存下100萬元,才能承擔20%的房價作為首付款,並支付印花稅和其他費用。對於資產不足的年輕家庭來說,即使家庭收入新增,他們也可能沒有足够的儲蓄來支付第一筆購房款。他進一步指出,由於香港按揭證券公司(HKMC)的特別計畫,第一個組織允許申請人承擔高達90%的按揭貸款,這大大降低了他們擁有房屋的門檻。由於港人首次置業的價格考慮了申請人的負擔能力,並提供了更靈活的按揭貸款安排,他希望首套房能够根據申請人的負擔力為他們提供合適的住房單元,滿足他們的購房願望。公屋資助房屋住戶計畫按住戶申請港人首次置業除了分析申請人的家庭狀況、收入和資產數據,魏志成表示,他們還將瞭解申請人的居住面積和住房類型。初步資料顯示,約38%的申請人居住在公共住房或補貼住房中,該計畫按家庭申請港人首次置業; 約40%的申請人居住在新界。 這些住宅數據可幫助特區政府在規劃未來各類資助房屋項目時,更詳細地規劃該地區的位置。他還表示,市建局將繼續密切關注項目申請的回應,在完成所有銷售程式後,將仔細分析申請人和認購組織的特點和其他數據,全面審查計畫並向特區政府提出建議,為特區政府日後推行其他初步計畫提供經驗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