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找工作的途徑大概可分為五大類:第一類,網上申請,但是99.9%都是請本地人,我發了近百封電郵也無一回覆﹔第二類,厚著面皮走進餐館問,成功的機會比較大﹔第三類,在社交論壇找,通常都貼有僱主電話,可以詢問安排面試時間﹔第四類,經仲介公司幫忙找工作,工作種類有農場、工廠和貨倉等﹔第五類,朋友介紹。 尋找工作的第一天,我拿著履歷表到市中心游走了幾個圈,不停走進餐館或是精品店裡詢問有否缺人。那時的心態就是,當自己是剛中五畢業沒工作經驗,用大無畏精神每間問就行了。不過當有些人問我是拿什麼簽證時,他們一知道是打工渡假,就臉色大變,他們說:「對不起,我不喜歡聘用打工渡假的人!」接下來也有幾間店拋出同一句話。 原來這邊無論白工(繳稅)或黑工(逃稅),大多數都不想聘用打工渡假人士,因為他們在同一個僱主,最多只能待半年。打工渡假的人已被澳洲的僱主標籤為四周流浪,工作不會長久和玩樂大過天。前打工渡假人士,時常換十份八份工作的舉動,令我們這一批找工作變得艱辛…不過,說真的,華人的店一般都把工資壓得很低,華人欺壓華人。這一些工資低又辛苦的體力勞動工作,確實沒人願意長期待下去,或者說根本不應該為它待下去。 如事者,日復一日的不停找工作,什麼方法都試,一邊尋找一邊等消息。有時候,真的感到有點灰心和疲累…當來到澳洲已一個月,帶來的銀兩也差不多花光,心開始著急了。所以無論工資怎麼低的工作,都會去試一試,於是就遇上了一堆爛工作和很多的「黑心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