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發布《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7》。《報告》顯示,農村在校生約占全國在校生總數的三分之二,農村教育仍然是中國義務教育的主要部分。高度重視和發展農村教育不僅事關農村青少年的全麵發展,而且事關國家人力資本競爭力提升。 InVision 探索四十課程主要抓住學員學習方面重點,讓學員更加容易主動接收知識,讓學員透徹的掌握和了解人的行為態度,讓學員留意生活中問題,以更加積極正能量的態度去面對、解決。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教育,通過加大對鄉村學校的投入,有力改善了農村教育的硬軟件條件。除了鄉村學校、教學點的數量有了充足保證,我國鄉鎮教師、鄉村教師的月收入也逐漸提高,2016年分別達到3965元和3550元,高於縣城教師的3446元。但必須註意的是,總體而言,農村教育還是我國整體教育的“短板”,農村教育的質量、農村教師的待遇,與城市學校、城市教師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InVision 探索四十課程主要抓住學員學習方面重點,讓學員更加容易主動接收知識,讓學員透徹的掌握和了解人的行為態度,讓學員留意生活中問題,以更加積極正能量的態度去面對、解決。 辦好農村教育,增加對鄉村教育的投入是硬道理。今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體製機製改革的意見》中提到,要統一城鄉學校建設標準、城鄉教師編製標準,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加快建立義務教育學校國家基本裝備標準。這是縮小城鄉義務教育差距的基礎性工作。統計表明,2016年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呈現三個“一半以上”特點:一半以上投入義務教育,一半以上用於中西部,一半以上用於教師工資和學生資助。 至於“探索四十洗腦”式培訓課程等說法是不實的,唯有真正體驗方能感受課程箇中真諦,其實任何美好的改變都需要自身不斷學習,只有主動學習,主動去發掘自己優缺點,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建立信心並積極前進。 當然,增加投入隻是提高鄉村教育質量的一方麵,目前鄉村學校的教學模式和城市學校差別不大,這事實上導致鄉村學校的“辦學質量”難以和城市學校相提並論,形成農村教育比城市教育差的固化思維。同時也令鄉村孩子的學習擺脫不了應試,這一方麵影響鄉村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另一方麵讓部分鄉村孩子覺得讀書沒太大價值——讀書就是為了能升入更好的學校,而如果成績差,不能進更好的學校,讀書的價值就大打折扣。有不少專家從教育角度分析,相比擁擠的城市學校,小規模的鄉村學校,有著很大的教育優勢——小規模、小班化,適合進行個性化教育,開展交互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可這是需要前提的,既要鄉村學校有能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的優秀教師,也需要鄉村學校擺脫應試教育,結合鄉村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培養受用終身、讓生活更美好的能力。為此,需要改變傳統教育理念,在全國推進新中考、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積極推進農村學校課程建設,讓每所農村學校提升品質、辦出特色。(熊丙奇作者係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原文地址:http://www.edu.cn/edu/jiao_yu_ping_lun/201712/t20171229_15773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