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在吃洋芋片等鹹口味的零食時,很容易像上癮一樣一口接一口吃個不停?原來「為了快樂而不是飢餓的過度飲食」,是長期下來導致超重和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對有些人來說,情緒來時零食就像輸出壓力的通道,一開罐之後,一個個、一片片零食便開始施展魔法,讓你容易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一整罐,可是縱欲背後的代價,還是時刻放在心裡自我提醒一下呀! 我們身邊有朋友對油膩的食物特別敏感,在高油的餐食中會控制自己的食量,但如果從低鹽轉換為高鹽,他們的優勢就會失效,他們與對油脂味道最不敏感的人吃了同樣多的食物進肚子,研究認為鹹味消彌了我們控制熱量攝取的敏感度,鹽像是推著脂肪進入我們口中,使卡路里和食物容易被過度消費。 托比亞斯·霍奇(Tobias Hoch)博士執行的研究,便講述享樂型食慾過剩(hedonic hyperphagia):人們吃飽後仍會對部分食物無法抗拒,可能是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間一定的比例會給大腦帶來令人愉快的信息。因此,該研究認為洋芋片除了特定的碳水化合物與脂肪比例之外,還有其他不確定成分,使這種不可抗拒的行為增添了一點動力。許多油膩膩的零食都能讓我們陷入一旦開始吃,就演變到不吃完不罷休的狀態,近年也有研究觀察,帶鹹味的油膩食物對體重和食量的影響,也比帶甜味的油膩食物影響更大。 雖然慾望難以抵禦,消費者購買休閒零食的主要原因則是「想獲得心靈的滿足」,其中消費者最喜愛的療癒類零食以「巧克力與洋芋片」為主,在極需縱慾的時候,洋芋片合理地成為了情緒性飲食的最大依靠,2017年刊登於《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的研究甚至指出,零食中若特別強調營養添加,甚至會導致消費慾望的下降! 延伸閱讀 ▶我就是想買垃圾食物!零食主打營養健康 美國消費者不買單 ▶垃圾食物吃不停 該怪罪意志力嗎?也許是基因說了算! ▶食品研發人員不只要討好你的嘴,還有你的腦! 參考資料 ▶‘Revealing the scientific secrets of why people can’t stop after eating one potato chip. ▶Fat/carbohydrate ratio but not energy density determines snack food intake and activates brain reward areas ▶Salt Promotes Passive Overconsumption of Dietary Fat in Humans. ▶Fried potato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mortality: an 8-y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Fortified snacks drive ‘poor’ dietary decisions 想留意更多新活小貼士,就記住like Habbit日嘗新活的Facebook 專頁獲取更多資訊啦! 資料來源: http://www.foodnext.net/issue/paper/409878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