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現代,如果有一則寓言故事叫《螂來了》,一定會比《狼來了》警世,因為似乎無人不討厭、害怕、甚至對蟑螂產生恐懼,不過其實也不用太驚,牠們並不是甚麼萬惡異形,而且在整個生態系統中,也擔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某程度上是一種益蟲…… 好了,可能已經開始有人覺得這是離經叛道的說法,或者可以講得切身一點: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屋企不是拾荒的話,出現“好大隻嘅黑色甴曱”(澳洲大蠊/美洲大蠊)其實都只是個別例子,不用太害怕,而且也有很多預防的方法的,但我們首先也簡介一吓牠們: 蟑螂,又名甴曱、小強(中文名稱也起碼有10個),屬蜚蠊目昆蟲,夜行雜食性,喜歡陰暗潮濕的生境。 常見品種: 已被發現的蟑螂品種約有4000,但通常被認為是“害蟲”的,大概只有幾十種,而香港常見的則有以下幾種: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德國姬蠊(Blattella germanica),棕帶蟑螂(Supella longipalpa)等,都是依賴城市為生的品種。 美洲蟑螂 Periplaneta americana 德國蟑螂 Blattella germanica 澳洲蟑螂 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其實天然的家居防螂方法也有很多,大家不防注意及參考以下方法: ‧ 保持清潔,減少凌亂存放的雜物 ‧ 盡量避免使用紙皮箱存放良久不動的物品 ‧ 把食物蓋好,不要到處留下食物殘渣和氣味 ‧ 封蓋著不常用的渠口和去水位 ‧ 保持乾爽,尤其是暗角和儲物的地方 ‧ 香梘、香草、精油的氣味都有助驅趕蟑螂 ‧ 混合絲柏油、薄荷油和鹽水/白醋/火酒,噴灑到暗角和罅隙,可有效防止蟑螂出沒,也可噴到衣櫃內以防蟲蛀 ‧ 以硼砂混合麵粉、砂糖、洋蔥水製作成甴曱藥餌,有效對付常出現於廚房的德國姬蠊 ‧ 要即時對付甴曱,可用洗潔精或其他去油清潔劑代替殺蟲水,這可能比一般殺蟲水更為見效,而且對人類和環境的傷害也相對較低 我們不可能、更不應該把蟑螂完全消滅,但如果依照上列方式處理,必定有助減低居室蟑螂的數目,而家居以外環境的蟑螂及蟲患,就要靠整個社區中各人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