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是煮熟食物的其中一種方法,意思是把食物放入油中以半煎炸方式煮熟。飪,即是把食物弄熟。可是,把兩個字加在一起,就遠遠超越了兩個字的意思的總和,代表了各種各樣令食物變化萬千的藝術。綠油油的蔬菜,只是看著就能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有種大地母親在滋養我們的感覺;令人更感動的是,這些綠油油的小東西送到廚房去,經由廚師的巧手處理,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從小小的窗口走出來的可能是一盤熱騰騰的上湯時蔬,可能是一道冰鎮小食,可能是一窩菜湯,也有可能是連蔬菜的樣子也看不到的蔬菜蓉湯羮……等等,總之就是由本來已經很棒的食材,經過烹調以後,變成一道道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美食。 烹飪,有人說是一種憑感覺去做的藝術,亦有人說是非常具邏輯性的科學。我認為兩者並無矛盾,試問有甚麼科學研究不是憑科學家的感覺(在很多訪談當中,科學家也是以「靈感」去形容他們研究的起源念頭)去決定進行的,而這個決定背後又是有嚴謹的科學理論去支持呢?我相信烹飪都是一樣,很多的食譜都是有很長遠的歷史,再經由不同的人去改良,最後成為現傳的食譜。雖然味道及流程是改善了,但是其中引致變化的原因可能連改良者本身也不甚了了。近年,越來越多以科學角度去解釋烹飪方法,大有令人茅塞頓開之感,亦都可以憑這些從科學搜證得來的準則(PRINCIPLE),從基本的法則出發去追求變化,亦可知道一些烹調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驟,以免於研製新菜式時出現差錯,浪費時間及金錢。此外,感覺在烹飪中是不可或缺的,很多時候,調味或烹調時間也是憑感覺的(尤其在嘗試造新菜式的時候),多一點少一點就足以令一樣菜式成功或失敗,所以一個廚師的直覺也是很重要的。 烹飪是一個既理性又感性的存在,令到跟她接觸的人都不禁被她迷倒。我已經被迷倒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