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炸雞啤酒芝士作賣點的新派韓國餐廳開到成行成市,但個人還是更偏愛傳統的韓國料理 機緣巧合下短短一個月內光顧了兩間位於尖沙咀的傳統韓國餐廳,有平有貴、有旺場有冷清,共通點是味道都不錯 ~~~~ 名家韓國餐廳(ISQUARE) ~~~~ 8月尾,約了朋友給手信,由於我倆都喜歡吃韓菜,於是選了這間位於ISQUARE的名家韓國餐廳開餐 星期五晚上,訂了6:30,基本上全場滿座,限2小時,8:30離開前門口還有一堆食客在等位,可想而知這間可以望到維港海景的餐廳有多受歡迎 2個人,食量有限,沒有吃韓燒,只點了3款食物 1. 泡菜海鮮餅 很足料,泡菜味很夠,而且粉很簿,煎得又脆又香口,不覺漏 2. 雞肉石頭飯 又是配料極多,雞肉大件而入味,拌飯的甜辣醬味道不會太咸,唯一可惜是可能石鍋不夠熱,吃不到飯焦 3. 辣豆腐豚肉湯配白飯 顏色很鮮艷,但其實味道不太濃,我甚至希望能夠加點泡菜下去,令它更酸更辣!整體來說味道算不錯吧,豆腐也很滑! 4. 前菜 其實整餐我最喜歡的就是這8小碟前菜,除了不知何解完全淡而無味比難以入口的傳統泡菜外,其餘7碟味道都絕對一流!個人最偏愛的是超入味的豆乾和比較少見的沙律,又酸又爽口的白蘿蔔、又淋又入味的薯仔亦很不錯!由於兩個人胃容量有限,所以只挑了一、兩碟最喜歡的添加了一次,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再來幾round! 5. 柚子蜜 免費奉送的甜品,跟坊間喝到濃縮即沖的那些相比,味道更為清甜,當然我不排除這個可能也是濃縮即沖,但相信應該是比較高質素的那款,所以味道正得多! 埋單剛好$400,每人$200,跟其他韓國餐廳相比是貴了點(以不吃韓燒而言),但絕對物有所值! ~~~~ 清進洞韓國餐廳 (金馬倫中心)~~~~ 9月初,跟舊同學生日聚會,主角之一選擇了清進洞韓國餐廳,於是不夠一個月,我又再次來到尖沙咀吃韓菜 星期日晚,訂了6:30,不過我因為去了買芝士撻而差不多7點才到 黃金時段,一上去只見整間餐廳除了我們外就只得3-4枱,基本上整晚其實也只有6-7枱左右,跟名家那個人山人海的盛況相比簡直是天淵之別,不過對我們這些吃完後喜歡hea在餐廳吹水的人來說,反倒更喜歡這種既清靜又無須趕著還枱的餐廳 是日共有7個大人+2個幼稚園的小朋友,因為怕小朋友會過度興奮,加上大家都懶得動手,所以我們沒有吃韓燒 點了7款食物,由於點菜時我還沒到現場,所以不太記得菜名: 1. 冷麵 這個絕對是我全晚的最愛!麵條有點軔很有咬口,雖然有附上醋給我們調味,但其實本身的湯汁已夠酸夠開胃,根本不用再加任何調味品,我不吃麵單喝湯也覺得超正!之前在尖咀的韓國街其他店鋪吃過幾次冷麵,但全都及不上這間! 2. 海鮮煎餅 配料很多,但略嫌厚了點,味道沒什麼特別,不過附上的酸辣汁卻很不錯 3. 炒粉絲 依然是以配料多取勝,很大碟,粉絲也炒得很入味,好食又抵食之選 3. 石頭飯 因為不想影響待應姨姨的工作,所以只拍到被拌過後的石頭飯 同樣是大份+料多,不過質地濕了一點,以及沒有飯焦 4. 炒年糕 這個算是意外之喜?因為我向來不太喜歡吃年糕,但這個真的炒得很好,年糕很軟很入味,不會像其他餐廳般炒得又實又硬 配菜的款式之多也令我十分滿意,只是略嫌我最愛的洋葱炒得太生,有點辣 也有朋友覺得年糕太少配菜太多有點兒搵笨…(但跟年糕相比…其實我更喜歡配菜!) 6. 炸醬麵 關於這個麵,朋友們的意見較分歧,有人覺得很入味很正,但有人認為不夠味 至於我,只能說這個麵不是我杯茶,因為個人更喜歡偏酸或偏咸的乾麵 / 撈麵,對這個味道偏甜的韓國炸醬麵實是無感,估計喜歡吃甜撈麵的人會較喜歡吧! 7. 牛肋骨 這道菜跟炸醬麵都是我們後加的菜式,牛肋骨是最後才上,由於當時我已飽到上心口,所以只吃了幾件配菜便算,沒有吃牛肋骨 洋葱超生超辣,但白蘿蔔很入味,吃過牛肋骨的朋友則認為味道不錯,不過不知是否因為大家當時已有點飽,所以吃到最後都覺得太漏不而太想吃 8. 前菜 總共給了10碟前菜,全部可以添加!正! 味道方面,跟名家相比是相形見拙,不過也算是水準以上,白蘿蔔、大荳芽、小荳芽、傳統泡菜、菠菜、青瓜都很正 較差的是薯仔,有點實,而且味道較淡 7大2細,埋單不用$900,跟名家相比,同樣是不吃韓燒,這邊的價錢實是實惠得多 當然論味道,名家是高出一截,但考慮到可以不限時任座、清靜的環境以及價錢,我想我以後會以這間餐廳為我首選的吃韓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