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你用一個由「放」字開始的詞語去形容自己2015年的目標,你會即刻想到什麼? 可能很多人會想到「放假」(潛台詞是終於唔洗撈,唔洗對住個惡煲)。如果,如果2015年就是屬於你的那一個magical year,你可以在沒有太大經濟前路家庭健康愛情等壓力下自由放假的一年,你會想做些甚麼?你又會做著甚麼? 讓我們嘗試以一系列的提問建構我們的願景。 首先,你剛才一瞬間閃過的念頭是做些甚麼?是working holiday?是環遊世界?是抱頭大睡?還是心底裡那個想了又想的小心願大理想?老實說,筆者自己沒有答案。大概是成長在一個填鴨式的教育制度下,一切好像已有既定的模式,一年又一年,一關又一關,忽然要跳脫出自己的一套,感到乏力,感到無從入手。一直嚮往的自由,難道就要這樣浪費掉? 這其實又連繫著一個正向心理學的概念----「知足」。究竟甚麼是「足夠」?甚麼為之「好」?社會的氣圍,中國人的傳統,三色台劇集的灌輸都教我們習慣看自己的不足,放大自己的不好。若果要對別人說今年沒什麼願望,只是希望保持現狀。大概總覺得別人都會打了個突,會覺得你沒有志氣。「人望高處嘛」、「無目標又怎會有進步?!」......為何「知足」竟變成了不合時宜? 話又說回來,如果在magical year一開始你感到知足,可能你亦不會期求有什麼改變,因為在你眼中一切都很好,很足夠。你會每天如常地上班下班約朋友聚天倫,就像往年一樣,一切都很好,因為你很知足,沒什麼值得擔心,所有事都很放心。 另一方面,如果magical year的存在令你感到異常振奮,心想等了這麼多年,終於有機會去實現那個以為要到退休才能去追的夢的話,為何,為何你從前不去幹,一直把它放在心中一個位置?那一刻,你又擔心著什麼?有甚麼令你感到害怕,以致你不敢放膽踏出第一步,去追逐那份屬於你的夢想? 如果定目標只為了向老師交代,這定會輕鬆很多。難就難在,要交代的,往往是365天後的自己。 2015年,放假、放心、放膽,你想的又會是什麼?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