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持續爆發,人人外出都必須戴口罩、勤用酒精搓手液潔手。猶記得6月中「陪月課」曾復課一段時間,那時我每天戴住口罩講課,每節課4小時,上、下午兩節課講足8小時,那時方才感到戴着口罩講課的壓力和尶尬事。平日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口氣,因為一向甚為注意牙齒健康,但講了兩三小時課,呼出的氣體和噴出的口水困在罩內,不但濕度高,而且開始聞到自己口氣,頗覺難受﹗唯有頻換口罩,或在罩內加墊紙巾並頻密更換,減少鼻子受罪。一般而言,口氣問題多因口腔清潔不當,或有牙周病、蛀牙、牙齦炎等引致。但有時飲水太少,口腔乾燥,唾液分泌不足,或腸胃功能失調都會造成口臭。有研究指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有習慣性便秘人士,更容易引致口腔出現不良氣味。因此在這段不用教課的日子,我經常會泡些薄荷茶飲用,因為薄荷葉含天然葉綠素,薄荷醇等因子,泡茶飲有清涼感覺,能消炎、止痛,更有助消除口氣。鮮薄荷葉味道更佳,有時我會用鮮薄荷葉泡茶,加兩片檸檬片,調些蜜糖,非常好味﹗「薄荷菊花綠茶」是改善口臭良方,但如果口氣大又伴腸胃氣脹,反酸,懷疑是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用薄荷葉,配蒲公英及麥冬泡茶飲就更為適合。用料是:薄荷葉1小撮﹙約2克﹚,蒲公英5克,麥冬10克。做法:薄荷葉、蒲公英、麥冬放入壼內,先用開水沖洗一次,再注入開水,焗15~20分鐘可飲。~ 小貼士: 清涼的薄荷茶能消除夏日的火氣與胃腸鬱悶,但一次不能用太多薄荷葉,用多了氣味太濃烈反而不美。此茶對咽喉疼痛都有幫助,但孕婦不宜飲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