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個人看電影,會有一百種不同的得著。 今天要談的,是老掉牙的愛情電影《無痛失戀》(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這套電影,我看過不下多次。 第一次看,對於電影中那些生活細節的描寫,我只覺得沉悶,於是不斷跳播。 第二次看,開始明白電影獨特的時序和結構,看畢後隱隱作痛。 最近一次看,是在分手之後,在電影開首男女主角相遇之際我經已開始落淚。 電影其中一個最美妙的地方,是能夠實現現實世界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同時扣連於現實世界,不會失真。導演Michel Gondry在訪問中提及過自己本來不太喜歡Joel在分手後把Clementine 的舊物全都扔掉的片段,因為他覺得過於陳腔濫調了。直至到他當時同居的女友提出分手後,他在收拾自己的東西回去洛杉磯的時候才覺得自己開始明白這套電影。 電影縱然講述一個虛構的故事,但當中對於戀愛的描寫卻是細膩動人,不經意地勾起我們心中那根的刺,並伴隨著長遠而又深刻的疼痛。 電影中Mary 不由自主地愛上了已婚的上司 Howard,兩人縱然相愛但心底裡都知道這是一段不能結果的感情。Mary 在飽受內心節磨後請求Howard 為她進行清洗記憶手術。手術縱然成功,但她仍是再一次愛上Howard,然後再一次受傷。就正如Joel跟Clementine,即使已把對方忘記,但木納的Joel 仍是會再次愛上衝動任性的Clementine,這也許就是愛情的火花。 在人海中遇上一個自己愛的人其實很難,而要對方也同時愛你更是難上加難。生活在香港,所有東西都來得太快太輕易,我們在還未有學會珍惜的時候便把感情放棄了。雖然愛情是不能夠計算、預測,但偏偏我們在愛上某些人的背後,其實是有原因的。這就是為何Clementine 身邊縱然出現了Partrick,他包容Clementine 的一切情緒、重復著Joel 曾經使用手段去追求 Clementine,但Clementine 都總覺 “something is missing”。即使每晚都有人在枕邊陪伴著我們,但若然是錯的人,寂寞仍然是揮之不去的。我們之所以會愛上某些人,都全因為we are who we are. 在聊天室仍然盛行的年代,我的一位朋友有這樣的經歷。她22歲便結婚,離婚的時候也只不過25歲。二人婚後再沒有聯絡,甚至連電話號碼都更改了。離婚後她經常流連於聊天室,縱然每晚都與無數男生交談但卻不減寂寞。直至一天,她在聊天室認識了一個新的男生,二人一拍即合,每晚都有數不盡的話題,她覺得自己終於再一次嘗到戀愛的滋味。終於,他們首次相約見面,結果當然是老生常談地發現那男生竟然是自己的前夫。我雖沒有在場,但卻能夠想像當下的氣氛是何等尷尬,但又百般滋味在心頭。 兩個人由互不相識繼而在相處後產生火花,相戀後火花逐漸熄滅,最後只剩下一縷煙在空氣中飄蕩。能夠在當初與我們擦出火花的人,無論在最後結果有多難堪、有多狼狽,倘若回到原點再來一次的話,我們仍是會愛上的。即使歲月和經歷改變了一部分的我們,但最底層、最根本的自己,並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改變。Joel 需要的火花,也許在一生中只有Clementine能夠給予他,是多少個Naomi 也比不上的。 科技每一天都在進步,在2014年,科學家進行了實驗,成功操縱了老鼠的大腦內的記憶和情感。大概在不久的將來,無痛失戀不再只發生於電影之中,而是確實地成為了生活中的一個選擇。據聞春天是分手的季節,身邊也有很多對情侶剛剛經歷了失戀,這套戲想必又會成為熱潮。在此提醒失戀到要死的各位,大概可以先留著自己的小命,並儲錢等著手術成功研發的一天來臨。不過也許到那個時候,我們早已自行把生命中那個曾經出現的Joel/ Clementine 忘記得一乾二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