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情人節過後的第三天,2月17日,互聯網實驗室發布《互聯網研究調查報告》,報告中將阿裏巴巴、騰訊和百度列入我國互聯網公司的第一梯隊,有好事媒體乘勢推出了“BAT”的概念,讓這三家公司一時登上風口浪尖。一 ... 2011年情人節過後的第三天,2月17日,互聯網實驗室發布《互聯網研究調查報告》,報告中將阿裏巴巴、騰訊和百度列入我國互聯網公司的第一梯隊,有好事媒體乘勢推出了“BAT”的概念,讓這三家公司一時登上風口浪尖。 一個月之後,深圳五洲賓館,BAT的三位掌門人同台亮相第三屆IT領袖峰會。馬化騰和李彥宏神色輕松,面帶微笑,而馬雲穿了件紅夾克,雙手抱在懷中。 一同出場的還有時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的懷進鵬,主持人是一位滿臉絡腮胡子的男人,這個家夥叫吳鷹,這場局就是他躥騰起來的,他也穿了件紅夾克,和馬雲撞衫了。 在台下坐著聽他們四個侃大山的人咖位也不小,當天到場的有聯想集團的楊元慶、TCL集團的李東生、創新工場的李開複、華誼兄弟的王中軍、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劉積仁、創維集團總裁張學斌。在當天,這都是台下聽課的學生。 江湖有言:“馬雲的圈,吳鷹的局”,名不虛傳。 千億飯局 開完了大會要是不擺幾桌酒似乎有些不講究,而桌上的座次,排名也有大學問,有人管這叫做“互聯網圈的克裏姆林宮學”。 當天晚上,吳鷹按照上台次序把馬雲、馬化騰、李彥宏三位排到了一起。 馬化騰坐在中間,左手李彥宏,右手是馬雲,當時馬化騰正帶著騰訊打著“千團大戰”,沉浸在團購的市場裏無暇分身,剛剛誕生的微信還沒有成為如今的參天大樹。 整合了雅虎中國的馬雲一直對搜索引擎市場蓄勢待發,矛頭直指百度,白天的論壇上馬雲也敲打過李彥宏,“假如有一天有人搖晃一下百度,我們可能成為多國部隊的其中之一而已。目的不是打敗百度,而是讓百度睡不著覺,全國的網民和企業會更好。” 聽了這番話,李彥宏笑得很尷尬。 這時飯局的主人吳鷹過來摟住了馬雲和馬化騰的脖子,再招手叫李彥宏附耳過來,老大哥跟你們說幾句悄悄話。 吳鷹說了什麼至今已不可考,從流傳出的照片可以看到,馬雲和馬化騰把臉扭到兩側,嘴角上揚,面露不屑,李彥宏低著頭像個乖孩子。 這場局吳鷹組了10年,迎來送往,雷軍、劉強東、陸奇、張亞勤、賈躍亭等等數十位互聯網行業的弄潮兒先後登台,他這把大胡子也算是見證了中國互聯網20年的風起雲湧。 吳鷹曾問賈躍亭,樂視那麼小,怎麼和BAT競爭?賈躍亭調侃稱:“BAT是三座大山,讓無數創業公司暗無天日。創業公司普遍面臨三大命運:要麼被BAT複制、要麼被並購、要麼被參股。”一旁的李彥宏趕忙擺手:“三座大山是盆景,大家不要害怕……” 有的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於是找了一些不太正規的翻譯機構,這樣對於企業是毫無幫助的,因為一旦在西班牙文翻譯的過程中出現錯誤,自然會帶來很多的問題。所以,建議即使是再小的企業,也應該撇開成本問題,優先考慮經驗以及口碑較好的翻譯機構。翻譯也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務,可以為企業度身定做不同的方案,這樣一來自然更加有針對性,價格方面也到了優惠。感興趣的企業,不妨致電瞭解詳情。 這場飯局結束6年後,在2017年的第9屆IT領袖峰會上,吳鷹再次拉來了這三位BAT三位掌門人同台合了張影,:“BAT三巨頭很久沒合影了吧?不是三巨頭,是三位先行者。” 抓住痛點年賺216億 吳鷹出道早,在圈內為人敬重,這也是他組的局大家都愛去的原因。 文革後的第一屆高考,吳鷹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電信通訊專業,畢業之後留校做助教,並參與設計中國第一台16位單板計算機。 吳鷹一直有個“美國夢”,雖然北京工業大學給了吳鷹全校最好的待遇,但沖動是魔鬼,吳鷹還是義無反顧地奔赴了大洋彼岸。 吳鷹揣著30美元上了飛機,在飛機上花了1美元買了瓶啤酒,下了飛機又捐了2美元給非洲難民,到了美國吳鷹就剩了27美元。 1年後吳鷹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但他只待了幾個月。在一次接待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電訊代表團時,美國人為了限制中國,故意把很多專業問題回答得模棱兩可,吳鷹看不下去自己的同胞被糊弄,本想開口,卻直接被趕出了實驗室。 1991年開始吳鷹在美國創辦Starcom公司,這是UT斯達康的雛形。 1994年2月,和吳鷹一起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黃曉慶准備離開實驗室,加盟台灣人陸弘亮的Unitech公司,這家公司當時正在美國研究通信軟件。鮮為人知的這家公司起步的資金來自於如今赫赫有名的天使投資人、比特幣大佬薛蠻子。 在黃曉慶的牽線搭橋之下,吳鷹、薛村禾、陸弘亮、黃曉慶這幾個年輕人在美國相遇,商討過後他們決定將Starcom公司和Unitech公司合並,變成了後來著名的UT斯達康。 公司合並之後薛蠻子仍然是大股東之一,為了幫助公司發展,他給吳鷹引薦了日本人孫正義,吳鷹和孫正義談了6分鍾之後,靠著“電信+中國”的概念,從孫正義那裏拿了3000萬美元,這也是孫正義第一次在中國人身上賺到錢。幾年後吳鷹又把一個其貌不揚的杭州小夥介紹給了孫正義,這個杭州小夥就是馬雲,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兩年後,時任浙江餘杭市郵電局局長的徐福新,去日考察時發現pHS技術(小靈通)在中國的可用性,並迅速回國搞出了小靈通。 所謂的pHS技術,是日本人根據本國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小的特點發明的,日本人將其稱為“個人手持電話系統”(不是手機),雖然用的是移動設備,但用的是固定電話網絡,因此資費比手機要低很多。 這個時候,華為、愛立信都因這項技術太落後放棄了這個合作機會,這給了吳鷹跟UT斯達康的機會,吳鷹果斷買斷技術並強勢推廣。 1998年1月,浙江餘杭市正式開通小靈通,實行單向收費,月租費20元,資費每分鍾2毛,標志著小靈通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靠著低資費,小靈通迅速打開了市場,上線僅2年,在全球電信業低潮的情況下,2000年,UT斯達康於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此後股價最高曾達到91.88美元,市值一度高達70億美元,甚至高於IT巨頭思科。 上市後,UT斯達康的業績連續17個季度超過了預期,鼎盛時期,小靈通能給UT斯達帶來25.93億美元(約216億人民幣)的年收入。 2004年,小靈通用戶總數突破4700萬,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355個城市。到了2006年底,國內小靈通用戶達到9300萬,海外小靈通用戶超過700萬,全球范圍內的小靈通用戶突破一億。 兒童節的悲情謝幕 小靈通畢竟是時代的產物,當大多數人都買得起手機之後,這項技術也就沒了用武之地。 據信產部發布的權威數字,2005年上半年與2006同期相比,小靈通的整體利潤上漲31.5%,而2006年上半年,比2005年同期僅僅增長2%。盡管從數字上看似乎仍在增長,但就行業整體而言,預期已很不看好。而UT的官方數字顯示,2005年,公司淨虧損4.62億美元。2006年僅上半年淨虧損就已突破3210萬美元。分析人士甚至預測,2006年UT全年財報將會比2005年更加難看。 當小靈通風格不在的時候,吳鷹也在思考未來將何去何從,他頻頻在3G、WCDMA、CDMA2000、IpTV等業務上下重注,試圖挽回敗局,可惜流水落花春去也,吳鷹還是敗了。 在吳鷹所看中的行業裏,早有趁著他沉迷於小靈通技術不可自拔時就在此安營紮寨的巨頭,當吳鷹妄圖以野蠻人般的姿態殺入時,技術上已經沒有了優勢。 股價嚴重下挫,扭虧為盈毫無希望,曾經洛陽紙貴的UT股票,如今簡直像是菜市場裏的大白菜,截至2018年6月30日,UT斯達康的股價只有4.11美元,市值1.48億美元。 馮侖和吳鷹 當吳鷹不再神奇,他和UT的關系就走到了盡頭。向來低調的UT董事長陸弘亮為了給股民交代,免去了吳鷹全球CEO的職位,吳鷹將要離職的消息也從此時開始傳出。 2007年的6月1日,兒童節,靴子終於落地,吳鷹黯然離場,UT將付給吳鷹12個月基本年薪作為補償,離職後30天內一次性付清。 2009年,工信部發文,明確要求所有1900MHz——1920MHz頻段無線接入系統應於2011年底前完成清頻退網工作。 2011年1月1日起,中國電信將小靈通正式退市,為3G讓路;2014年,小靈通基站被關閉,宣告正式退出曆史舞台,一個時代就此落幕。 保險箱公司相對比銀行,更注重於客戶資訊的隱私性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