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神到大嬸的距離,就是從臥蠶到眼袋的距離。臥蠶可以大大提升個人魅力,而眼袋則會嚴重拉低顏值。如果出現了眼袋,那麼眼睛也就基本告別了放電技能。 雖然都長在眼睛下方,但臥蠶和眼袋的地位卻天差地別。所以,每一個眼袋都不甘心被主人嫌棄,幻想著自己變成臥蠶,從此共享恩澤…… 這兩個同住在眼睛下方的鄰居有時會被混淆,讓人傻傻分不清,很多有眼袋的寶寶憧憬著「我的眼袋是不是有朝一日能變成臥蠶呢?」而不少有臥蠶的寶寶則擔心「我的臥蠶會不會變成眼袋呀?」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小妙招教你一分鍾、三個月或者用一支藥輕松去眼袋,方法繁多、不勝枚舉。那麼,到底哪些可信,哪些是扯淡呢? 要想練就一雙去偽存真的火眼金睛,今天我們照例來學點幹貨。 臥蠶和眼袋,分別是什麼? 臥蠶是微笑時出現在下眼睫毛下方的一條橢圓柱形隆起,它能增加眼睛的立體感,使眼睛顯得俏皮可愛,透著青春活力。 而眼袋則是眼睛下方呈三角形的袋狀突起,常伴隨著皮膚的松弛及細紋。眼袋會使人顯得疲憊和蒼老,宛如歲月在心靈的窗戶下遺留的一筆輕愁。 臥蠶在靜態時並不明顯,而在微笑時飽滿且突出。眼袋則時時刻刻掛在兩眼下面,訴說著你的困倦。 臥蠶和眼袋的成因 要想擁有臥蠶、告別眼袋,那我們必須了解二者的成因。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眼睛的內部結構。 眼眶是由不同的顱骨拼接而成的一個四面體形(骷髏頭見過吧~想象一下),眼球就處在這個四面體當中。六條長條狀的眼外肌一端附著在眼球上,向著不同的方向牽拉,使得眼球可以轉動。眼球、眼外肌和眼眶骨之間的空隙中填充著脂肪組織,它們就像海綿墊一樣包繞著眼球,保護著它。 在這個四面體的底部有一層纖維薄膜——眶隔封閉,可以阻隔眶內脂肪向外溢出。眶隔的外面是肌肉——眼輪匝肌以及皮膚。眼輪匝肌是一片扁薄環形肌肉,形如一塊中間有個圓洞(瞼裂)的餅,收縮時可以封閉瞼裂,即閉眼。 了解了眼睛的結構,再來分析臥蠶和眼袋的區別就會一目了然。 臥蠶和眼袋有著截然不同的形成原因:臥蠶是下瞼緣(瞼裂的邊緣)下的眼輪匝肌收縮形成的隆起,本質是一長條肌肉,舒展時(靜態)平坦,收縮時(笑)突出。 而眼袋則是眶隔松弛後眶內脂肪脫出造成的鼓包,一般還伴有眼輪匝肌和皮膚的松弛,所以靜態時眼袋突出明顯,微笑時由於眼輪匝肌的收縮會略有減輕。 有了眼袋怎麼辦? 健麗醫美的不開刀去眼袋就相當不錯,他們的不開刀去眼袋技術屬於他們的獨家專利,開創了不開刀去眼袋的先河,該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其基本原理是通過下眼瞼介入分離多餘脂肪,熱效溶解、氣化脂肪,從而達到去眼袋的目的。其過程依靠先進儀器進行,全程不需要動刀,所以大家擔心的疤痕完全不是問題,過程只需要15至25分鍾,不需要特殊包紮,三天內即可恢複,治療效果半小時內便可看到。並且健麗醫美在去眼袋行業深耕多年,對醫療人員要求極高,院內從業人員都是行內從業經驗豐富者。 有需求的就找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