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網絡上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老頭熱愛滑板,堅持玩滑板的故事。面對這幅景象,小編不禁愕然,究竟是什麼趨勢讓他堅持玩滑板呢?而與滑板文化頗有淵源的潮牌不得不提VANS,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VANS與滑板文化究竟有哪些千絲萬縷呢? 點擊圖片放大 (堅持玩滑板的老頭) 最初的VANS 如今的VANS已然成為板類、車類愛好者的必備單品,可是你們知道嗎?最初的VANS並不是專門做滑板鞋的哦!創始人保羅·範·多倫 (Paul Van Doren)和他的三個兄弟在創立VANS之初,只是不甘被零售商轉售他們的生產時謀取暴利,便於加州阿巴海姆(Abaheim) 開設首間專門店出售他們的產品,就是這樣的機緣巧合,當1976年滑板運動在美國風靡的時候,VANS才抓住這個機遇,正式走上了專造滑板鞋的道路。 (VANS的第一家工廠) Off The Wall VANS與滑板文化的共同發展不得不提到保羅。儘管他是一名不懂滑板的製鞋匠。1930年出生的保羅讀初中時發現自己壓根不是一塊讀書的料子,於是每天去賽馬場賽馬,與小夥伴廝混,而保羅的媽媽不忍兒子就此荒廢,把他送進了自己當時工作的鞋廠,學習製鞋和清理廠房,而就是這樣的經歷,為日後保羅創立VANS建立了強大的技術基礎。但保羅的愛賽馬和不願拘束於課堂,不正是說明了他愛自由?在這一點上,也正是和滑板文化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的理念相謀和。 (Paul Van Doren) 保羅在創立VANS後在其鞋後跟標註“Off The Wall”作為品牌標識。這句話的來源就要說另一個人了,他就是滑板界的鼻祖TonyAlva。而Off The Wall是一個滑板動作(滑離泳池邊後平衡著陸),在當時除了我們的Tony Alva無人能做到,其意表示擁有個人風格以及敢於嘗試前人未做過的事情。TonyAlva在70年代的板界貢獻便很具創意及革命性,這也是VANS品牌一直主張的極限運動代表人物應有的特質。 (VANS“Off The Wall”宣傳海報) (Tony Alva) VANS除了有自己的滑板隊,贊助滑板愛好者,更多次舉辦大型活動,開展滑板比賽,甚至協助拍攝滑板紀錄片。而說到紀錄片就要說說《狗鎮少年》了,該片講述了滑板運動的起源和滑板人士的特性。 (《狗鎮少年》海報) (VANS開展的各類活動現場照) (VANS滑板隊滑手,左上起王國華、張子揚、王匯豐、P Dan、周偉) (VANS贊助滑手所租的深圳集體公寓) 草根滑手為何深愛滑板? VANS為推動滑板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這一切的動力就是為了最初的那一份熱愛!看過那麼多明星滑手酷炫的皁片,是不是覺得滑板離我們很遙遠?沒關係,為了能夠更接地氣,小編這次特意採訪到來自長沙的滑板愛好組織——長板!成員們在生活上都是內斂的人,面對採訪他們用一句話來概括自己的滑板人生:“不知道怎麼去講滑板對我的意義,感覺它就像吃飯、睡覺一樣的重要”。當一件事情已經成為了習慣,它帶給你的還需要用語言去言表嗎? 點擊圖片放大 +2 (“長板”日常活動照) 滑板鞋的進化史 出於對滑手的保護,VANS在鞋底的部分選用更好的帆布,把棉線改為尼龍線,外底定為純縐膠底,為打造最耐磨的鞋底而一步步改良;而鞋幫上,從Era到Authentic再到SK8-Hi,腳踝的部分為了能夠保護滑手的腳踝也在改進。 70年代初: #44款板鞋(現Authentic系列) 1977年:#36款潮鞋(現Old Skool系列) 1976年:#95款潮鞋(現Era系列) 1979年:#98款潮鞋(Slip-On系列) 後期的Sk8-Hi系列: VANS台灣官網所有T恤任選2件立享9折優惠,最高折現120元,部分鞋款下單立享9折優惠,全館商品滿額2000即可免運,更多活動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