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文件時找到一篇在機場候機時的隨寫,一年後應該來個續寫。 / 二零一二年三月五日 今早七點便起床,帶著六十多個朋友的讚好和祝福,一個人往北歐出發,尋找今年最後一度北極光。出門前不忘對鏡子說:「我是打不死的山豬!衝吧」( 學著林曉如的語氣,那陣子台劇上腦了) 剛 才往機場的巴士廷誤,害我著急了十分鐘,最後巴士上只有我一個往機場。機場上不到網,慘了,有電腦我就愛上打字多於寫字了,只需輕輕按幾下方形,免卻緊握 筆桿的那股力量,冬天連手指頭也懶,今次可以考慮改變一下旅行日記的形式。旅行等待的時間特別多,最大娛樂就是環視身邊的旅客,坐我對面三個男孩,三個耳 筒連在一起,同時聚焦一點,畫面很有趣,他們應該在看什麼影片之類吧。另一邊,我再次發現媽媽的厲害,一個人帶著兩個4﹣5歲的小孩,拖著三個行李,小孩 也各自拉一個行李,這樣旅行真是責任重大,回想以前媽媽也是這樣帶著我和弟弟周遊列國。 說好了,繼續尋找旅行的意義,好像變得公式化了。人隨著年紀漸長,旅行方式自然會因應不同階段的需要而轉變。小時候跟著爸媽周圍走,很多人說帶小孩去旅行是蝕本的行為,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意識,長大後也對那次旅行 沒有任何記憶,話雖如此,他們對於開心,有趣的事仍然會有印象,會一直藏於心底。比方說,我到現時為止仍然很記得在荷蘭燈塔見到黑貓後的驚喜,在車尾箱偷 偷食野餐盒裡的雞翼時興奮無比的心情,還有假期一到,爸就會開車到郊外,車上重覆播著的幾首老英文歌,跟窗外的風景如此不能分割,現在我一聽到那幾首歌的 旋律就會想起綠油油的草地與滿山的羊,還有我拉著母親的衣角掂著腳跨過羊便便,那一副極不情願的臭臉,小孩印象深刻的都是蠢事,然而看似毫無意義的小事, 一件一件拼湊起來就是一個天真快樂的童年。 童年過後,讀書為上,旅行的機會少了,間中放暑假或許會跟家人去一個短旅行,不過仍是不用腦汁, 只要跟著走就行的「自由行」,同時是媽媽精心計劃的「教育之旅」,帶我們認識祖國,嘗試克苦的行程,站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害得我們叫苦連天,想中途回 家,那時卻是無路可退,只有硬著頭皮跟,那是一個惡夢,打死也不會有第二次。到了泰山有攬車不搭,用雙腿行五個鐘到山頂...另外還有到台灣看總統大選, 就是馬英九上任那一年。不過經過那幾次體驗,眼光的確闊了,對很多事物的偏見也解開,之前真的十分厭惡大陸同胞,覺得他們很無教養很無恥,但經過幾次大陸 之行,我覺得大部份同胞都是善良的。 到了中學會考後,那年十七歲,第一次自己出門,三個女孩膽粗粗去北京,到陌生人的家晚飯、遇上六四二十週年,在天安門被便衣監視....自此便愛上旅遊,每趟旅遊都充滿未知與驚喜。 差不多上機了,其實還有50分鐘,旅客已急不及待在排隊了,害我也急得要上廁所,就這樣,再續..... 寫於 Frankfurt HAHN air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