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1--魯朗林海 (14/11/2013) 八一鎮是解放軍與林芝村民合力建的新城鎮,一般稱林芝都指八一鎮,他們習慣稱舊的林芝鎮為縣城。而八一鎮又分新舊,舊八一鎮即深圳大道、公交站一帶,是交通、購物、娛樂中心;而新八一鎮即福州大道、青年路商貿城一帶,是新建豪宅區,整個八一鎮給我感覺像在中山三鄉似的,十分商業化。 找到所訂的客棧,原來客棧不能住外賓,但老闆見我已訂房,又時值淡季,只住兩晚,還是把房間租予我。 他先帶我看房間,一間有單一張雙人床,房間不錯,就是那 ” 踎廁” 。另一間有兩張單人床,座廁,但就牆身有漏水痕跡。最後我都是選了坐廁那一間,因始終都接受不了” 踎廁” 那東西 ,況且大部份時間都在外,只晚上睡覺。老闆亦十分” 識做” ,兩晚收我一晚價錢,說是淡季優惠。放下背包後,老闆給我一張名片,如果有公安來查就說是他朋友。老闆姓梁,十分好人,帶點江湖味(國內江湖應是義氣一類的意思),從安徽跑來這裡做生意快10年了。我向他查詢如何往魯朗林海,他給我很多意見,說最好是包車,因魯朗十分大,坐公車只能點對點,很多路上漂亮風景會看不到。最後老闆見談來投契,而我只一人,包車困難,故親自駕車做我一天導遊(當然要付錢)。 第二天起來喉嚨有點痛,想必是昨天坐摩托車吹風所致。老闆給我拿了一些樹根似的藥材,泡熱水服用,喝後喉嚨感覺舒暢一點;但為了穩妥,還是去見了醫生。 早餐吃過豆漿油條後出發。車先駛過舊林芝縣城,這裡每年三、四月時間都開滿桃花,賞花不用到百里外的桃花溝。之後開始上山,途中見很多藏人轉山,梁老闆說藏人多以農為生,每年秋收後便無農可務,自養的牦牛、羊、馬都會早上上山吃草,傍晚自行回家,無須人帶,故秋收後多相約一同轉山。人數多、設備多、衣著光鮮的便是富有的藏民,他們一條牦牛約可賣一萬元人民幣,加上秋收,足夠他們很寫意的過活,而城鎮上有很多澡堂供他們洗澡。所謂藏人一生只沖三次涼其實又是一個騙人的傳說! 梁老闆一邊駕車一邊上山,一邊給我介紹路邊的植物。來林芝最好是夏季到深秋十月中前,這段時間尼羊河水位上漲,河水滔滔,滿山開的野花。計有三、四月淡粉紅色桃花,五、六月的粉藍色高山牡丹,六、七月的杜鵑,加上九月葉子變成金黃色的柳樹,非常美麗,如偶上兩花交接期便更有立體感。但夏季林芝的氣候變化無常,宜多留幾天應變。有時魯朗晴天但林芝下雨,有時相返。梁老闆更說山上有野生靈芝,無污染,有時他會採回去煲湯,十分甜美,可惜這時時值冬季,非當做。 點擊圖片放大 沒多久便到色季拉山口。色季拉山高4720米,山頂終年積雪,這亦是夏季林芝跟魯朗陰晴相返的原因。從這裡可遠觀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高7,782米,是密宗苯教的神山,跨過這山後便是墨脫,以及現由印度有效管治的Arunachal Pradesh(阿魯納恰爾邦)地區,但中共對此地區一直存在主權爭議,稱該區為藏南。 過山口後沿著公路下山,沿路有很多觀景台,收費¥50.00-¥80.00不等,千萬不要付鈔進去!因為其實你可以站在觀景台傍邊,看一樣的景色,免費!這些收費景點在魯朗一帶起碼有十個八個之多。有時併車偶著黑司機,會遊說客人進去,因為他們會得到提成(回佣) !如果不去的話,餘下的車程不會好受,所以最好事先聲明,免得付了錢換來一肚氣。據消息稱,這類景點的收益中央與地方政府各占一半,故有些地方政府瘋狂的開發景站,把原有的生態破壞,建圍欗、建亭台樓角,之後又打著保護生態的名義,好使自己管轄的地方賺錢之餘亦好向中央領功!在西藏,值得付錢進入的景點不超過十個!這種旅遊政策遲早把中國的生態旅遊拖跨。 話說回頭,魯朗林海稱中國瑞士,其言不差,的確值得一遊(只是自然環境,不應也不值付鈔!) 。所謂魯朗林海其實是由很多個牧場、農莊組成,建立於雪山、松林之下。到處牦牛、羊、馬。農田則主要種栗米、青棵。秋夏季滿山開滿野花,白的、紅的、黃的。但據梁老闆說,原來當栗米成熟之後是不會收割的,原因可能是西藏的氣候水土所種出的栗米賣不到好價,藏民會索性把欗打開,任由牦牛進去把栗米吃掉,而牦牛吃了栗米後長得快些、毛色漂亮些,可賣得便好的價錢。而言在糧食日益短缺的今天,這種種植方法是否資源錯配?值得地方政府和有識之仕探討。 點擊圖片放大 +6 中午和梁老闆吃石鍋雞,味道不錯。梁老闆用他的江湖地位,只一半價錢。石鍋雞是魯朗名菜,但價錢亦貴!只因一個字--魯朗!小的約¥500,中的¥800,大的¥1000多,值與不值,見人見智。而我們吃了一鍋小的,再加上炒菜一碟及幾罐Red Bull,只須付¥220。但其實在林芝亦有,價錢相對較便宜,味道所差無幾。回程時老闆特地帶我到林芝縣城走了一圈,他說一直走進去可到兩江交匯處(即雅魯藏布江與尼羊河交匯) ,如夏天來值得買票看看,但因時間不夠況且水位下降,故沒有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