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研究面向廣博艱深,技術發展細節又複雜難懂,對於和我們一樣的消費者而言,如何去認知逐漸普及的LED和舊有照明的差異呢?首先,最為人所知的就是LED 的節能省電,這點和先前文章所說明的發光效率的提高有關,同時,LED的冷發光方式也減少了熱能的散失,集中轉換為光亮。這兩點基本而明顯的特徵,簡單將LED與一般的日光燈和燈泡區隔出來,但其實在其他細節上,LED還有不少可表現的優化性質,但並非所有市面上的LED都能做到百分百的等級。 一般健康雜誌建議,人類一天曝曬在日光燈下的時間不要超過12到15小時,原因是螢光燈管所帶有的紫外線,會使黑色素沉澱,曬黑甚至皮膚病變,白熾燈與鹵素燈所含的紅外線,也會造成乾眼症等危害,LED因為光譜可調整,仰賴技術可將紫外線和紅外線部分降低或去除,避免這些不可見光的傷害,又不影響照明效果。同時,長期使用3C產品的現代人最害怕的藍光危害,事實上是由於光譜中藍光比例過高所引起的,這點一樣可以透過光譜的調整來控制,沒有調整光譜的LED藍光比例會比一般燈泡高,所以坊間流傳著LED藍光傷眼的傳聞,其實是沒有好好利用光譜可調整特性的緣故。 還想再看更多內容嗎? 前往Homemesh居家市集觀看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