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渣,名字聽上去是下欄。實際上,它的確也是下欄。7,80年代時,人們會把豬腩肉放在白鑊中燒烘,逼出豬腩肥膏中的豬油來用。剩下的腩肉呢,知慳識儉的人當然不會把它丟棄啦! 那時食物是如此的珍貴。 沾有油花油渣加上冬菇香蔥和清湯,下一碗麵,就是一頓好菜了。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丁點的油花就令一碗麵變得奢華起來。 現在來吃一碗油渣麵,為的可以是一種懷愐, 也可以是為那榨走油份的香脆。而在香港吃油渣麵,最出名的就算是匿藏在大角咀舊區的英記油渣麵了。黃昏才開檔而通宵營業至翌日下午三時,這種模式不多見。吃的又是非常簡單,油渣麵要大的小的? 想豐盛一點就加碟菜,或者加雞翼,腸仔。 大油渣麵 HK$25 一碗油渣麵定是用上海麵。配料有油渣、冬菇、冬菜、蔥。不時聽到食客叫多渣、走蔥之類的。湯底清鮮,頗好喝。 雞翼HK$6/2隻,HK$11/4隻 便宜到笑。 腐乳通菜HK$15 腐乳極咸香,超好食! 識途老馬的T還特地要多腐乳,聰明! 通菜也夠嫩夠爽口,非常推許呢。擇日會再來吃一次。我還是很想試試脆脆的油渣啊。 英記油渣麵 地 址:大角咀菩提街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