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弱,問題出在哪?我們認為孩子理解能力弱,主要來源於兩個最直觀的判斷:一是這孩子理解不到「點兒」上;二是孩子遇到閱讀理解題便犯難。在與我接觸過的家長中,70%以上的家長都會反映孩子理解能力弱,然而事實是,一個人在答語文閱讀理解題時,不管對錯,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他(她)自身理解能力的高低。孩子在做中文閱讀題的時候表現不好,問題往往是出在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弱上。一、概括能力是閱讀考試中最根本的要求記得一位郭姓同學的家長想辦法找到我的住處,說她的孩子小學時很調皮,小學中文語文沒學好,現在要中考了,其他科都不錯,就語文閱讀每次扣分特別多,問我怎樣快速提高。當時她帶來了孩子幾次考試的試卷,試卷上凡是有關中心思想、人物情感、某事物所代表的象徵意義一類的題,基本以全軍覆沒的情形表示著它們存在。於是給他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特殊作業——要求孩子在假期期間每天拿一篇千字左右的敘事或抒情性散文,只做劃分層次和概括大意的練習,其他複雜的事都先不用做。這個孩子給人的印象是那種調皮得閒不下來的學生,心想這份作業他不一定會用心完成。令我出乎意料的是,他在這十幾天中,不但做完了十多篇文章的題目,還每天自己增加了一篇。總共近三十篇中文文章的題目,被他工工整整地寫在一個新的筆記本上。郭同學那段時間的強化訓練,使得原本偏弱的概括能力得到了較好的提升,余下表述能力的提高,後面的時間是足夠了的。只要他的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得到了加強,理解能力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二、理解能力弱是個偽命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想正確理解一個人說話的意圖,首先要能簡潔、準確、完整地概括出他都說了什麼。如果對方講的主要內容你都無法準確完整地概括出來,便很難掌握對方的意圖。在概括一篇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時,都有一個固定的格式:本文通過(事件或主要內容),寫出了(對文章內容的一句話概述或評價),表達了作者(此處填中心思想)。之所以能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源於對文章主要內容進行簡潔、準確、完整的概括,看上去是一道理解題,其實要答對題,靠的是學生考試的概括能力。另外,理解能力好不好,還要通過表述能力來體現。例如小升初面試,孩子對考官出的題理解再透徹也要通過語言來表述,如果你組織的語言不能準確、有條理地表達你的思想,即使是你心裡明白,在老師看來,這道題你還是沒能理解正確。因此,我們說理解能力題雖然考得多,但在語文閱讀考試中,嚴格意義說上它不是一種單獨的能力,而是介於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之間的一種思維推理活動,而任何推理所依賴的都是它所掌握的事實。因此,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和提高,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别让您的孩子也做事倍功半的事學習就像兩個人的長跑比賽,你不能拿百米衝刺的策略去應對長跑比賽,那樣最初看似領了先,卻沒了「後勁」。長跑比賽中,參與比賽的,還有你長期投入的精力,也就是你為這場比賽,有沒有投入足夠體能。除此之外比的就是你的跑步速度,放在學習上,便是學習效率。因此,要建立在學習上的優勢,需要在學習策略、投入精力和學習效率三方面引起注意,才會做到事半功倍,在學習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