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然我去年沒有一個人去一趟日、韓,今年七月中旬沒有一個人出走到成都,七月下旬沒有和媽媽去一次所謂雲南「自由行」,我可能還未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旅遊方式。 二零一三年八月,辭掉了工作後,我走上了屬於我一個人的旅途。先由香港坐凌晨航班到首爾住五晚,接著飛到東京住三晚,再由東京飛到大阪住三晚,然後由大阪又飛回東京再住三幾晚(別問我為什麼又要由大阪飛回東京,我認我愚蠢,浪費了金錢,唉,一年前的我太年輕),再飛回香港,全程15天。住的是3,4星級酒店,因為我未住過青年旅舍,第一次自己出門,有點擔心人身安全,再加上那時自己儲有點金錢,所以選擇住酒店。 一個人出走,為的是什麼?不外乎是安靜、自由、放空和思考的空間,我以為那次旅行會給我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勇氣,結果得到的卻是前所未有的寂寞。我忘了有多少次,我對著眼前美景或是美食,流下了眼淚。我在清溪川看夜景看得心很灰,在大阪港一個人獨佔摩天輪看日落也差點看哭了,在晴空塔俯瞰東京夜景,眼淚不知怎的便落了下來。我清楚知道,那不是一種感動的淚,而是寂寞的淚,好寂寞。十五天間,我不斷給家人朋友傳短訊:「如果你在,多好」、「我再不會一個人去旅行了」、「我覺得很孤單」、「壽司大很好吃,但沒有人和我分享」、「下次,我們一起來吧」。那時候,我以為是我自己懦弱,沒有勇氣,沒有一個人好好玩樂過日子的能力。 說過不再一個人去旅行,但我總是不甘寂寞,雖然我在大家的眼中是個乖乖女,但我自覺血液裡流動著叛逆的因子。結果,我在今年七月九日一個人出走了,而機場是七月八日訂的。是的,我好像瘋了一樣,我沒想過說走就走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只知那刻我好想逃離這座悲涼的城,尤其在七月一日後整座城市都彌漫著清醒的痛苦,我想逃離,恰好見到香港飛成都的來回機票一千四百元,我怎能不走?訂購住宿時卻掙扎了很長一段時間。 爸媽擔心我安全:「四、五星級酒店你就狠狠地訂下來!」 「要七八百元一晚呀!那麼貴!我住青年旅舍很一百幾十!」我說。 而朋友們也紛紛給我意見: 「回內地還是住酒店比較好吧!始終你一個人去!」 「要是訂酒店,一定要訂五星級的,要不然也是人流複雜。」 「其實內地的青年旅舍很有質素,我住過,不錯!」 「住青年旅舍吧!有什麼事,一衝出去便全是人!比酒店安全多了!」 最後,我選擇豁出去,試一試住青年旅舍吧,住青年旅舍單人房,感覺是最適合我這種「初學者」了。結果,八日七夜的旅程,我結交了很多朋友,度過了難忘的旅途。 從成都回來沒多久,又去了次重慶和雲南,因為行程是由表舅父安排的,而表舅是個愛享受的人,所以我們住的是五星級酒店,出入有當地司機師傅接送,算是包小車旅遊吧!但這反而覺得這種旅行模式拉開了我和那個地方,令我未能好好感受那地方的人和事。我這才明白,原來,旅行,特別是一個人的旅行,必須找到對的旅行模式。 於我,旅行不是去去景點打打卡寫寫明信片拍拍照買買手信那麼簡單,和朋友去的時候可以,度假可以,但一個人旅行,倘若是這樣,你的心將會更空,旅途完了,你會覺得一無所得,更可能有點靈魂被抽乾的感覺。原來,一個人的旅行,於我來說,應該是這樣的: 1. 必須拿上地圖:在成都的時候,我整天拿著地圖看,除了使自己不至於迷路外,也是認識這城市的好方法。去過一個地方,卻對那兒沒有半點認識,連自己身在何處、是東是南是西是北都懵然不知,你能說自己認識了、感受那地方嗎?我在西雙版納和麗江成天有人接載,都沒拿過地圖在手,實在有點遺憾。拿著地圖的感覺是實在的,也是旅行必須的。 2. 搭訕吧,別害羞:怕什麼呢?除非你想完全封閉自己,否則,跟身邊的人聊聊天也不錯。別怕,人家不會覺得你奇奇怪怪的。任何兩個人要認識對方,總得有一個人先開口吧,不是你就是他,你先開口說話,不是正常不過嗎?危險呀!若是你主動搭訕,怕什麼?對方主動搭訕時,你再去驚恐吧!反正,遇到什麼覺得危險的事,立即用小聰明閃身便行! 3. 不要趕時間:這是一個很容易犯的錯,為了去最多的地方,為了得到最多的收穫,我們總是在趕路。但你何時在趕路時有過得著?我們總是安靜下來時,才領悟到一些小道理?只有用心感受才會有所體會,走馬看花只會白白勞動了你的腿和眼睛。所以,你就別趕了。坐下來,呷一口茶,還自己一刻的寧靜。景點很多,你總不能全去。逛不完,就再回來吧!若然你喜歡,自然會回頭的。 4. 盡可能認識一個本地人:所以住青年旅舍是一個好選擇,只要小心挑選,我想青年旅舍還是頗安全的。只有認識了一個地方的人,你方能真正了解那地方,而這正是旅行團不能給你的。 我忽然覺得,旅行和讀書有點似,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旅行何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