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產包含藥物流產、手術流產和催生引產這三種,而這三者的差別就在於懷孕的週數。一般來說如果是懷孕週數小於12週的話,可進行藥物流產或是手術流產。而如果懷孕週數大於12週,寶寶體型較大時,就比較適合進行引產手術。今天就由昇昇婦產科陳茂俊醫師來說明引產手術的一些相關資訊。 引產是什麼?懷孕12週以後,因胚胎生長缺陷或是母體狀況不佳而必須提前終止孕期,在沒有產兆的情況下,透過催生藥來產生陣痛或是子宮收縮的方式,將胎兒產出。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引產?1. 胎兒先天異常:例如染色體異常、基因缺陷或是畸胎等。2. 母體身體狀況不佳:如子宮內感染、妊娠敗血症、心臟疾病、腎臟疾病或是重度子癲癇症嚴重藥物無法控制者。3. 胎兒心跳停止,胎死腹中,必須進行死產引產。4. 足月無產兆,必須趕緊以引產的方式讓胎兒出生,屬於活產引產。 引產的過程1. 事前先做例行性的檢查,並簽署同意書2. 於點滴中加入催生激素,加強子宮收縮的強度。3. 於陰道塞入前列腺素,軟化子宮頸,發揮子宮收縮的能力,啟動宮縮。4. 視情況調整藥物劑量,一步步慢慢引產出胎兒。5. 胎兒出來後,醫生會幫產婦清潔子宮、處理胎盤,避免有殘留物傷害母體。 引產後注意事項1. 通常引產不需要住院,不過返家休息後仍要留意身體狀況2. 觀察惡露出血狀況,一般來說引產後的惡露會持續一周左右,如果惡露持續的時間太久,且惡露量過多,就有可能是胎盤殘留或是子宮收縮不良,建議即早回診。3. 引產視為自然產,因此建議比照一般產後坐月子的天數休養,至少要20天以上。4. 小月子期間,飲食上可多攝取蛋白質,三餐均衡,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組織流出。5. 搭配小月子點滴調理,更能幫助子宮修復,以及恢復體力。6. 避免過度進補,盡量少吃麻油類的食物,另外含酒精的食物也盡量避開,若要進補,建議等到引產後一個月,再由專業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再食用。7. 按時回診給醫生追蹤身體恢復狀況。 最後,昇昇婦產科陳茂俊醫師也提醒,引產手術的風險相對藥物流產和手術流產來得高且程序較為複雜專業,故媽咪們務必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團隊執行引產手術,如此才能避免術後併發症,調整好心情和身體後,相信寶寶會再度報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