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凝肩)究竟是甚麼?「凝肩」的正確學名為「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凝肩的成因目前仍然不明,其特徵是肩關節內有發炎,肩關節囊續漸緊繃及加厚,導致肩膊疼痛增加及活動範圍縮減。在顯微鏡下,肩關節囊的外觀與掌腱膜攣縮症中限制手指活動的組織非常相似,此普遍的攣縮症令小指捲曲於手掌中。凝肩有多普遍?凝肩大約影響百分之二的人口,常見於 40 至 60 歲,沒有性別及主力手之體質分別。糖尿病患者較容易患有此症,部分患者則於肩膊受傷後患上凝肩。凝肩的病情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冷凍期」──主要病徵是疼痛。當疼痛加劇,肩膊會失去活動能力。這個情況大概會維持 6 星期至 9 個月不等。第二階段是「凝固期」──疼痛會隨時間久了而減退,但肩膊僵硬變成重要的特徵。這個情況會維持 4 至9 個月。第三階段是「解凍期」──凝肩的症狀,包括疼痛及僵硬情況會自行痊癒。這個階段約維持 5 個月至兩年。如何測試你有否五十肩?我們會按照患者的整體狀況,包括病徵、身體檢查、造影結果及其他測試等,診斷是否患上凝肩。早期的患者在轉動肩膊時會感到疼痛,這與肩關節撞擊綜合症相似,所以兩者很難分辨。時間長了,肩膊僵硬的情況會更加明顯,且會減少肩部各方向的活動範圍,特別是外旋能力──不能外旋是極重要的徵狀。凝肩的治療方法病發早期,會以抗炎藥物及物理治療的肩部伸展運動作治療。進行的伸展運動需要是較溫和的。如果情況沒有顯著改善,下一步是注射類固醇。這是非常安全的,因為類固醇只會停留在肩部,減少關節內的發炎及舒緩痛楚,使伸展運動更為有效。如果問題持續,下一步是進行關節鏡關節囊鬆解術,是項「微創手術」。利用微型剪刀剪開關節囊,令肩部重新正常活動。進行高強度的術後復康物理治療,能保持手術回復的肩部活動幅度。很多患者透過此關節鏡手術均可迅速痊癒 [1-3] 。相對於傳統的「麻醉後手法治療」(醫生直接以手移動患者肩膊來撕開關節囊),這是一項較新的方法。傳統方法是可行的,但術後傷口頗痛。反之,若選擇切開關節囊,而非撕開的話,傷口的痛楚會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