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還沒當部落客的時候,總感覺到花蓮一趟很遙遠,大約從六年前開始頻繁走訪花東後,才發現這原本被稱之為後山的花東地區,透過鐵路的接駁、租車,感覺真的沒有想像般遙遠!剛開始玩花蓮,由於不熟悉當地環境,所以都是從市區的美食攤、夜市與近郊著名的景點(松園別館、七星潭、七星柴魚博物館、吉安慶修院、太魯閣)玩起,等到玩過一段時間之後,中山路、中華路周遭的炸彈蔥油餅、公正包子、鵝肉先生、海埔蚵仔煎、五霸焦糖包心粉圓冰等,都已經無法吸引到我的味蕾。 到花蓮遊玩,住宿在花蓮市區及周遭的民宿或飯店,一家人想在市區內吃一頓美味合菜,或是吃個簡單的炒飯、麵、米粉,還有燉湯、甜湯,不能錯過這家位於仁愛街27-1號,花蓮文創園區、城隍廟、廟口紅茶附近的「媽子靚湯」。這是目前在台灣其它地方吃不到的美味,來到花蓮市區旅遊、住宿或是花蓮當地的朋友,不吃絕對遺憾! 「媽子靚湯」的女主人幾年前從大陸廣東嫁來花蓮,看來不到三十歲的年齡,卻擁有一身好手藝,嫁來臺灣後,因為特別想念故鄉媽媽的手藝,因此憑藉著自己的天分,從和先生在夜市擺小攤做起,嚐試製作、研發許多故鄉的美味。直到大約一年前租了目前這個店面,開始讓更多花蓮當地人或是來花蓮觀光的遊客,多了可以吃一頓美食的選擇。女主人不僅擁有遺傳自媽媽的好手藝,更擅用廣東人專長煲湯的習慣,加上喜歡蒐集花蓮或全台各地小農種植的有機作物與特產,並應用在烹飪的食材上,因此所製作的料理、煲湯、甜湯幾乎都是在臺灣很少吃到的美味,看到年輕的女主人可以製作出一道道令人驚豔的美食,很少人不豎起大拇指,這是怎麼做到的? 「媽子靚湯」店面不大,座位也不多,以往都是當地人買甜湯(雪蓮子、雙皮奶、龜苓糕等)外帶居多,在小館裡吃合菜的客人比較少,但是未來知名度打開,外地遊客來這裡用餐者,可能越來越多。 廣東人製作甜湯相當聞名,我第一次到香港旅遊時,友人帶我到香港市區品嚐當地甜湯,至今仍讓我念念不忘,其中最讓我激賞的就是那道名為「楊枝甘露」的甜湯。在「媽子靚湯」裡,同樣有多道甜湯是女主人的招牌點心,下圖這道雪蓮子甜湯乃採用桃膠、白木耳,經浸泡約20個小時,接著熬煮4小時,讓膠質與白木耳融合在一起,最後加入紅棗、枸杞和冰糖。女主人從小就和開中藥材行的伯母學會分辨中藥材好壞的絕活,用硫磺燻過的中藥材利於長期保存,但對人類肝臟不好,女主人為了找到好的白木耳(雪耳),逛遍了花蓮市區所有市場,終於在美崙市場內找到一家有良心老伯伯的小攤,他的白木耳才是正常的味道。特別經過挑選的材料,品質口感更屬上乘,讓這道甜湯成為店內非常受到喜愛的甜點。 ▲雪蓮子 下圖的雙皮奶也是店內招牌甜點,製作方法也非常耗工,是用純牛奶煮至70度,接著讓其處於常溫狀態下,放入一定比率的蛋白,用90度的溫度燉15分鐘,冷卻後即大功告成。原味的雙皮奶可加入桑椹醬或草莓醬,這些桑椹醬與草莓醬都是女主人自己純手工去熬煮,健康又美味! 更多餐點介紹請點入→https://goo.gl/Cwdf7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