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2024年7月下旬,確認女兒即將遠赴英國ICL升學,而身為怪獸Daddy的我,瞬間要化身Project Manager,誓要在短短兩個月內完成這項任務!兩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過去我做過不少Project,如果項目不能準時推出,頂多被客戶追殺。但這次如果搞砸了,家中的老闆們(即太太和女兒)肯定會聯手對我「秋後算帳」,往後顏面何存!所以不敢怠慢,立刻編寫一個詳細的計劃表。出發前的準備清單✅ 宿舍申請(7月19日截止,DSE放榜後兩天內要完成!)✅ 安排結核病測試(TB Test)✅ 學校發CAS簽證文件✅ 申請UK Student Visa✅ 繳交IHS費✅ 繳交學費✅ 預訂機票✅ 預訂酒店(抵埗後的臨時住宿)✅ 購買留學保險✅ 開設英國當地銀行戶口及申請扣帳卡✅ 準備電話SIM Card✅ 購買新電腦✅ 配後備眼鏡……想下去,光是「衣食住行」已經夠令人頭暈,還沒寫到抵埗後的各種適應問題!例如,宿舍該帶什麼?返學用品和生活用品該在哪裡買?每一個環節都要搞清楚。幸好,女兒也很主動找資料,還向外地的朋友請教。例如翻閱ICL的Student Blog,有哪些生活用品可以慢慢添置。但如果要精打細算,就得考慮哪些在香港買便宜,哪些到英國才購買更划算。英國物價動輒是香港的兩倍,買錯了可是會心痛的!而且,行李箱空間有限,像是床單被鋪、碗筷餐具、廚具等,實在沒理由從香港帶過去吧?(後記:可能因平均身高不一樣,英國的床單尺寸跟香港還不一樣,幸好沒有在港購買!)大學宿舍規定,學生本人不能自己提前寄送行李過去宿舍房間,這點有點麻煩。有趣的是,英國卻有一些專門為留學生準備的大學宿舍用品網店,能夠在學生抵埗前將物品直接送到宿舍房間,很爽吧!但……價錢普遍偏高。有人說,錢解決到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吧! 沒想到這次準備過程中,最困難的竟然是交學費!為了交學費,我們在香港先兌換英鎊,原本計劃透過學校指定的網上平台Conver*,以香港的扣帳卡付英鎊學費,怎料付款時才發現——該平台支付貨幣是根據發卡地。因為我們以香港的扣帳卡付費,這個平台只接受客戶先用港元支付,平台再自動轉換成英鎊交學費!我心想: 不會吧! 數十萬元的學費數目實在不少,哪裏再找港幣兌換英鎊! (雖然這可能是平台的願望🧐)我們再繼續研究,發現如果要用英鎊支付學費,似乎只能使用英國發出的銀行扣帳卡。幸好我們已在香港為女兒申請英國戶口及扣帳卡,等到當地銀行寄過來的的扣帳卡,應該不是問題。終於在八月中收到了扣帳卡! 然而,即使用上女兒英國的扣帳卡,真正付款時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情況——無論如何測試,交易始終無法成功!而且,距離9月1日的交費期限只剩下一星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