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中三經歷了高山低谷,升上中四後的情況又如何呢?很多人認為,初中成績優異並不保證高中成績同樣出色,因為初中主要依賴背誦,而高中則注重理解和分析。女兒一直不是善於背誦的類型,我真心希望她能迎來轉機,至少改變成績下滑的趨勢。幸運的是,似乎有些改變對她是有利的:首先,隨著疫情逐漸緩解,女兒終於可以回到實體課堂。她一直活躍於校內的課外活動,並在中四開始幫忙擔任學生會幹事。雖然功課變得更忙碌,但我感覺她比之前更加開心,這希望能對她的精神狀態有所幫助。而且,除了學業成績外,參加課外活動也有助於平衡她的發展。其次,相比中三,最讓她高興的是科目減少了。當然,高中的課程更加艱深,不再是死背爛背,而是要求理解和靈活運用,尤其是在物理和數學方面。作為過來人,我深知如果對某些課題不夠理解,最終會像負債累累,考試成績可能會一敗塗地。因此,在選科方面,女兒選擇理科應該是明智的決定。在中四,她選修了四科,這並不是為了在中六的DSE考試中達到八科(即四科必修和四科選修),而是為了“買保險”。因為申請香港的大學時,除了必修科,僅需看2-3科的選修成績。換句話說,她可以在中四學期結束時放棄最不想學的一科。畢竟,她對哪些科目最適合自己尚未了解。當時,她最想選修的是化學和物理,而對M1和BAFS則信心不足。第三,我學會放手。回首中三時期,我對女兒的幫助讓她覺得成功過於容易,加上後來簽署的“備忘錄”讓我反思,我覺得是時候讓她自行承擔學習的責任了。老實說,中四的課程確實相對艱深,有些科目我自己也沒有接觸過,無法給予太多幫助。因此,她必須依靠自己找到更合適的學習方法。於是,我決定放手,心中仍然感到忐忑,避免過多詢問她的學業進度,期待著半個學期後再看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