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從德國回來,問她在當地的生活怎樣,她說環境清幽,鎮內的小屋均不高於三層,一間接一間,依山而建,由山腳直到山上,附近則有一條大運河。 再問她當地的生活與香港相比,有何不同之時,她感概地說,有時香港的女孩也很想僕素,也不想物質,但文化,社會再加上女人的天性,卻令到她們身不由己。友人說在小鎮內,當地人不會用什麼名牌,他們衣著很樸素,女生穿上一條長長的花花碎裙,已經是最華麗的了,但她知道在香港這是不可能。 因著女人愛與同性比較的本性,因著香港潮流轉得太快的因素,因著市面有很多太平太美麗的包裝,這就造就了香港女生不停購物的現象。 「在德國,一條裙你每周穿一次,其他人會覺得是很正常,但在香港,一件小飾物你戴多於兩日,就已經有口痕友問你:『點解你戴來戴去,都係D個?』」 「香港的產品,永遠都是包裝得精緻美麗,令你很想去購買,但在德國,他們的包裝是很實際,量亦很多。」 最後S表示:「如果我在德國長期定居,或許可以像當地人一樣這般僕素,但在香港,卻不容許我們這樣做。」 後記: 與Y的對話令我想起了當下的部份香港少女,很想去與同性比併物質,但因著自身家庭的經濟情況與及個人的能力,卻未能讓她們成事,於是她們唯有將這種寄望,付託於另一伴的身上。 在此等少女的心目中,她們會將「男友要為女友付出」的風俗推演至極點。「我要什麼,你就要給我,人家有的,人家這樣做的,我也要這樣做,你不肯,你就是ch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