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許多富有的公屋住戶不想放弃公屋,坐上巴士。一名香港男子日前表示,一個三口之家居住在公共住房中,每月總收入為10萬英鎊,總儲蓄為250萬英鎊。 三年後他們拿不到居屋。 由於居住環境不理想,香港男子想放弃公屋而購買私人樓宇,但他們的父母強烈反對,說他們應該先換公屋,“總比白白把公屋還給政府好”。這名30歲的香港男子說,他和他的父母與三個人住在一所公共住房內。 雖然地理位置好,建築年限短,但組織太小。 它只有大約200英尺(約20平方米),人均面積只有70英尺。 沒有空間了。一名香港男子繼續指出,儘管房子和村莊的買居屋 定 私樓環境很乾淨,但樓上、樓下和對面的鄰居吸烟了很長一段時間,使得他們的家充滿了煙霧,經常鼻塞。在週末和節假日,跑車喉嚨的譟音會在半夜吵醒全家,但他的工作“非常需要高品質的睡眠”。 否則,“如果他第二天沒有精力,他可能會死”。 當他醒來時,他會責駡全家人來發洩他的憤怒。該名香港男子表示,他的家人實際上狀況良好。 他當公務員時,父母每月總收入為5萬英鎊。 他的家庭總共掙了10萬英鎊。 此外,父母在沒有養老金的情况下儲蓄了150萬英鎊,而他們有100萬英鎊的儲蓄,這是房租的兩倍。 然而,家長們經常說“他們隨時都會被解雇或退休”。這家人早就想換居屋了,但三年內都買不到。 香港男人不想再等了。 他們想購買私人建築,坐上公交車,將公共住房歸還給政府,幫助有需要的人。“不是我家沒錢,而是我不得不錯誤地住在垃圾公屋裏。如果等待居屋的房價上漲10-15%,那就是我們……我只想在買了一棟私人建築後擁有自己的房間。”然而,父母認為他們可以再有兩年的居屋。 “與其白白把公屋還給政府,不如換一套公屋。如果兩年內你真的買不到居屋,你可以買一棟私人建築。” 家人非常生氣,他們說:“媽媽哭了,爸爸差點打到我。”。然而,香港男性認為他們不會結婚,並與父母達成共識,繼續生活在一起; 父母也拒絕簽署“拒絕書”(不支持父母的證明)讓他買房,“否則他將與我斷絕關係”。